在職讀研必看:這7類人不用考試直接申碩(附MBA/MPA“躲雷”訣竅)
不少在職朋友問我:"聽說同等學力申碩能免試入學?是不是真的不用考試?"作為從業8年的在職教育規劃師,今天就掰開揉碎了給大家講清楚。廢話不多說:確實有7類人可以免試申碩,但千萬別踩這三個坑!
先說說哪些人不用參加統考就能讀研:
1. 工作經驗超3年的老職場人(特別是管理崗)
2. 本科畢業有學位證的(畢業證丟了趕緊補辦)
3. 通過學校資格審核的(重點看工作業績)
4. 參加過研究生課程班的(要有結業證明)
5. 拿過市級以上獎項的(榮譽證書別亂扔)
6. 單位重點培養的骨干(記得要推薦信)
7. 報讀MBA/MPA/MEM的(部分院校有綠色通道)
我強調一點報管理類碩士的朋友:
MBA要看管理年限(中層以上更吃香)
MPA適合體制內人員(有些單位直接推薦)
工程碩士(MEM)要項目經驗
會計碩士(MPAcc)必須有從業資格證
這里要敲黑板的三件事:
1. 免試≠不學習,課程考試照樣要過
2. 學位網能查的學校才靠譜
3. 學費差異大(2萬-8萬都有,別被忽悠)
去年有個學員王姐,38歲報某校MBA,就因工作證明沒蓋章差點被刷。建議大家提前準備好:身份證復印件、學歷認證報告、工作證明原件、兩寸藍底照片6張,還有別忘了準備2000字個人陳述。
說一千,道一萬說個重要變化:2024年起部分院校開始查社保記錄,像北京、上海這些地方,要提供連續6個月本地社保繳納證明。所以跨地區報名的要特別注意!
同等學力申碩常見問題答疑
想不參加考研統考直接讀研?同等學力申碩這個路子,被問爆了!今天就給大家掰開揉碎了講明白,全是“懂行的人”的大實話。
一、啥叫同等學力申碩?
說白了就是給沒研究生學歷的人開的后門。只要你本科畢業滿3年(有學位證),不用跟應屆生擠獨木橋,先跟高校讀研修學分,再通過全國統考就能拿碩士學位證。注意是單證,但國家照樣認!
二、10個高頻問題實測
1. 報名有啥硬指標?
本科畢業證+學位證雙證在手(自考成考都行)
畢業滿3年起算(從拿證那天到申碩報名當天)
個別醫學專業要相關從業證明
2. 考試有多難?
統考就考兩門:外語+專業課。英語大概四級半水平,專業課考課堂學的內容。秘訣是:跟對學校題庫,歷年真題刷3遍,70%的人都能過線。
3. 費用到底多少?
全程2-4萬不等,重點大學貴點。報名時一定問清:包含教材費嗎?考試補考還收費嗎?有些機構會藏隱形消費。
4. 證書找工作管用嗎?
國企、事業單位晉升職稱好使,私企看單位規定。關鍵是學信網可查,考公務員、讀博士都認這個證。
5. 專業怎么選不踩雷?
冷門專業容易過,但就業面窄。建議選教育、經濟、管理這些萬金油專業,切記看學校有沒有學位授予資格。
6. 上班族時間咋安排?
周末上課+線上直播是主流,外地生建議選有錄播課的學校。有個狠人同事每周高鐵跨省上課,堅持了兩年。
7. 考不過能補考嗎?
單科成績保留5年!英語沒過就專攻英語,專業課掛了補專業課。見過最牛考了4次才過,說一千,道一萬還是上岸了。
8. 能跨省報好學校嗎?
北上廣的名校基本全國招生,但答辯可能要現場去。現在很多學校開通異地班,提前問清楚教學點分布。
9. 論文答辯卡人嗎?
通過率比全日制低些,關鍵要選對導師。有個訣竅:研究方向盡量貼近導師的課題,通過率飆升。
10. 從入學到拿證要多久?
快的話2.5年:1年上課+1.5年考試論文。建議做好3年規劃,尤其是有補考的情況。
三、“懂行的人”的血淚經驗
報名前一定查學校備案(學信網可查才是正規軍)
別信"“抱過”"機構,自己下功夫才是王道
統考報名別拖!每年3月準時蹲守官網
論文階段早點聯系導師,主動才有故事
說一千,道一萬說句掏心窩的:這個證不是萬金油,但絕對是職場人的敲門磚。花2萬多個國家認可的碩士頭銜,性價比自己掂量。關于復習資料,推薦某寶20塊能買到的歷年真題包,比報上萬的輔導班實在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