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非全研究生報考“躲坑”訣竅(附光學專業學費清單)
收到不少福建在職朋友的私信:"光學專業非全研究生值不值得讀?""聽說今年報考有新政?"作為“懂行的人”,今天就跟大家掏心窩子聊聊這件事。
先說重點:福州大學和華僑大學是省內開設光學工程非全研究生的兩所主力院校。福大今年學費漲到3.2萬/年,華僑大學保持2.8萬/年。注意!今年兩校都要求有2年以上光電行業工作經驗,往年可沒這個硬性規定。
報考要備齊三樣東西:本科畢業證(專科需加試)、單位工作證明、至少2篇專業相關論文或專利。我強調一點:同等學力申碩的記得提前做好學歷認證,去年就有考生因為認證超時錯過報名。
給在職備考的3個建議:第一選周末班別選集中班,去年集中班出勤率不到60%;第二研究方向選智能光學檢測方向,這個方向導師項目多;第三別信“抱過”班,去年某機構被查就是典型案例。
說到學費,除了基本學費還要算上:實驗材料費每年800-1200元,論文指導費3000元(答辯不過要重交),住宿費建議別選學校宿舍,上課期間周邊民宿更劃算。
今年新出的隱形規定要特別注意:調劑只接收初試數學二成績90分以上的考生,專業課考試新增光電技術綜合科目,參考書換成2023年版的《現代光學工程》。
對了說句大實話:如果單純為拿學歷,不如選MEM;但想在光電行業深耕,福大的光學非全確實能學到真東西。下個月就要報名了,建議先把工作證明開好,這個最容易卡殼。
福州大學光學工程非全日制研究生培養方案
光學工程這專業,聽起來是不是挺“高大上”?但實際上,它和咱們日常生活里的手機攝像頭、光纖網絡、醫療檢測設備都息息相關。福州大學作為省內重點高校,這幾年在光學工程非全日制研究生培養上整得挺實在,特別適合想邊工作邊深造的伙伴們。今天咱們就掰開了揉碎了聊聊他們的培養方案到底咋回事。
一、專業定位:實用才是硬道理
福州大學光學工程非全日制研究生項目主打“產學研結合”,課程設置直接對接福建本地產業需求。像光電材料、激光技術、光學設計這些核心課,都不是單純講理論——每學期至少安排兩次企業實地考察。比如去年就帶學生去了福州本地的光電企業,現場拆解生產線上的光學檢測設備。
上課時間安排也靈活,周末班和集中授課兩種模式可選。特別是暑期集中授課,外地學生住學校宿舍還能省筆開銷。有在讀的學員說,教授們上課經常拿華為、京東方這些大廠的案例當素材,作業都是解決企業實際問題的項目方案。
二、課程設置:干活兒的手藝活
核心課程分三大塊:
1. 光學基礎課:高等物理光學、光電檢測技術這些打底子的課,教授會帶著做光路調試實驗,實驗室器材都是和企業合作開發的實訓設備
2. 技術應用課:光纖通信系統設計、LED照明技術這種實操課,結課作業要交實物作品。去年有學員做的智能調光系統直接被本地照明廠看中
3. 交叉拓展課:像人工智能在光學中的應用這種新課,請的都是企業里的技術總監來串講
特別要說的是畢業論文環節,允許用工程項目代替傳統論文。去年有個在半導體廠工作的學員,直接把自己參與的光刻機改造項目寫成畢業設計,還拿了優秀論文獎。
三、培養特色:真刀真槍練本事
雙導師制是最大亮點,除了學校的教授,還會配個企業導師。這些企業導師可不是掛名,每月至少要帶學生下一次車間。福州大學和福晶科技、新大陸這些本地名企都有深度合作,表現好的學員沒畢業就能拿到offer。
項目還設置了“技術轉化工作坊”,每學期搞兩次。把企業遇到的技術難題當題目,學生組隊攻關,勝出隊伍能拿研發經費。去年有個團隊做的激光除塵方案,現在已經在石材加工廠用上了。
四、適合哪些人來讀
1. 光電行業在職技術人員:想系統提升又不想脫產的
2. 傳統制造業從業者:企業要轉型智能制造的
3. 事業單位技術崗:評職稱需要學歷提升的
4. 創業小老板:想切入光學相關領域的
別忘了跨專業報考的伙伴,雖然允許機械、電子背景的報考,但最好提前補補《應用光學》這些基礎課。學校圖書館的線上資源庫對在校生免費開放,里頭有整理好的入門視頻課。
五、報名學習劃重點
每年9月預報名記得盯緊學院官網,非全的招生指標比全日制的競爭小些。復試要考專業綜合面試,重點準備項目經歷相關的問答。學費分三年交,能開發票回單位報銷的記得提前問清楚財務政策。
上課地點在福州大學旗山校區,地鐵2號線直達。周邊租房單間每月800左右,比市區便宜一半。食堂三層樓隨便挑,學生卡還能打折。實驗室晚上開放到十點,做實驗趕項目不用愁沒地方。
寫到這里,該說的干貨都攤開了。要是還有啥具體問題,直接打電話問招生辦最靠譜,他們的老師解答挺耐心。記住選導師時候多打聽,有些教授手頭橫向項目多,能接觸到的實戰機會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