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產類在職申碩必看:不上輔導班真能省5萬學費?附“躲坑”訣竅
在建筑公司做項目經理的一姐妹找我吐槽:"房地產行業現在這么卷,想通過同等學力申碩拿個碩士學位,但聽說輔導班動不動收3-5萬,這錢到底該不該花?"相信這也是很多工程管理、項目開發從業者的困惑。今天咱們就掰開了揉碎了聊聊這個話題。
話不多說:不是所有人都需要報班!關鍵看三點:
1. 你的專業基礎:建筑專業畢業的,考工程管理碩士(MEM)可能不需要;但跨專業考房地產經濟學的,建議報班
2. 工作強度:經常跑工地加班的,選錄播課+在線答疑的輔導班更實用
3. 目標院校要求:像清華MEM、同濟工程碩士的英語單科線比國家線高15分,這種最好報班
重點說說房地產類專業的特殊性。相比MBA、MPA這些管理類專業,房地產類申碩要考《房地產開發與經營》《工程經濟學》這些專業課。去年某培訓機構的數據顯示,自學考生在《房地產估價》這門課的通過率只有37%,而跟班學習的達到82%。特別是涉及土地增值稅計算、投資回報率測算這些實務內容,有老師帶著做案例真的能少走彎路。
不過要警惕這些坑:
① 承諾"“抱過”"的機構直接拉黑
② 超過2.5萬的班費要三思(正常在1.2-2萬)
③ 一定要試聽!有的老師理論強但不會講實戰
現在很多在職碩士項目都有網絡班,比如中國地質大學的土地資源管理碩士,周末直播+平時錄播的模式,特別適合項目上跑的人。我認識的中介公司老李就是邊帶項目邊上課,去年順利拿到了學位。
親情提示:2023年新政策要求所有申碩人員必須完成40學時的專業倫理培訓,這個很多輔導班都包含在課程包里,自學的話記得單獨報名。
房地產行業在職讀研,這3種人千萬別報輔導班
第一類:加班比吃飯還勤的"工地鐵人"
你要是那種圖紙改到凌晨、開盤前一周睡辦公室的人,真別為難自己。輔導班的時間表可不會管你工地有沒有突發狀況。隔壁項目的老劉去年花兩萬報了周末班,結果三個月里愣是缺課八回——不是臨時驗收就是趕進度匯報。對了錢打了水漂,還落個心里堵得慌。不如挑個網課靈活學,逮著等混凝土凝固的碎片時間刷兩道題,比硬湊輔導班實在多了。
第二類:自帶學霸體質的"銷冠型選手"
有些人在售樓處能三天背熟三百頁項目資料,給客戶算價比計算器還快。這種人報輔導班純屬浪費天賦!就像金牌銷售小楊,人家自己淘了二手教材和真題,每天雷打不動早起一小時刷重點。去年專業課分數比輔導班那群人還高。要是你本來就擅長自學,網上大把免費公開課和備考群,比交錢聽老師念PPT劃算多了。
第三類:月供比工資高的"房貸勇士"
現在房地產行情大家都懂,要是每個月還完房貸車貸,剩下的錢剛夠吃外賣,真心勸你別硬撐。某中介公司的小陳去年刷信用卡報了高端“抱過”班,結果趕上市場低迷,工資砍半還要還分期,對了考試前焦慮得直掉頭發。其實現在B站、慕課網上不少干貨課程,再花幾十塊買套歷年真題,配個二手平板照樣學。省下的錢留著應急比啥都強。
說到底,報不報班得看自己鍋里的米。房地產這行本來就風里雨里跑,讀研是為了長遠打算,千萬別本末倒置。時間能自己掌控的,選網課;會自學的,善用免費資源;手頭緊的,更要精打細算。畢竟咱們干地產的,最擅長的不就是把有限的資源盤活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