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同等學力申碩好考嗎?這四類人千萬別跟風報名
"老師,會計同等學力申碩到底好不好考?我工作五年了還能報嗎?"今天就跟大家掏心窩子說點大實話。先上結論:考試難度確實比全日制低,但絕不是躺著就能過!具體要看你的實際情況。
先說說報名門檻。專科畢業就能報研修班,但想拿碩士學位證必須滿足本科畢業滿三年,這個硬指標卡掉了不少人。去年有個學員,工作能力特別強,但只有大專學歷,對了只能拿到結業證,白白浪費了兩年時間。
考試科目就兩門:會計綜合和英語。英語難度在大學四級左右,重點考閱讀和寫作。去年真題里出現頻率最高的考點是長期股權投資和企業合并報表,建議把近五年的真題刷三遍以上。有個小竅門:很多院校的題庫三年一更新,今年正好是新題庫啟用的第一年,要特別關注新增考點。
上課方式分三種:周末班、網絡班、寒暑假集中班。北京某211高校的往屆生反饋,網絡班雖然方便,但缺少小組討論環節,論文階段會比較吃力。建議優先選有面授的班級,特別是會計這種實操性強的專業。
關于通過率,不同院校差異很大。上海某雙非院校通過率能到70%,而中部某985卻只有45%。這里有個業內都知道的潛規則:申請人數超過50人的班級,導師根本指導不過來。建議優先選招生計劃在30人左右的院校,比如浙江工商大學、首都經濟貿易大學這些專業強校。
我強調一點四類不適合報的人:1)急著當年拿證跳槽的(最快也要2.5年)2)數學基礎特別差的(要考管理統計學)3)工作經常加班的(根本完不成課后作業)4)想靠這個證直接升職的(更適合讀MPAcc)
費用方面要睜大眼睛。除了2-4萬的學費,還有6000元左右的統考費,論文答辯還要另交8000-12000。去年有機構打著"全程“抱過”"的旗號收8萬,結果學員連考試資格都沒拿到。記住:正規院校都是官網直接繳費,不存在第三方代收。
對了說說含金量。這個證在國企和事業單位評職稱絕對管用,去年有個學員就是靠這個證評上了高級會計師。但在私企,建議搭配CPA證書使用效果更佳。如果是想轉行,建議直接考MPAcc,雖然難度大但認可度更高。
會計同等學力申碩學費明細表:小心這些隱藏收費
一、學費構成別只看表面
多數院校公示的學費在2萬到4萬之間,這個費用通常包含:
課程學習費(必修+選修)
統考考前輔導
基礎教學管理服務
但要注意三點:
1. 部分學校按學期分期收費,中途可能調整標準
2. 異地班可能額外收場地使用費
3. 教材費大多數要單獨交,有的高達2000元
二、最容易忽視的五項隱藏收費
1. 論文指導費:通過統考后,很多學校會突然收取5000-8000元的論文指導費。去年有學員反映,某高校在答辯前3個月通知補交6800元,不交不讓參加答辯。
2. 考試服務費:每科統考報名時,有些教學點會加收200-500元的"考務管理費",其實這屬于違規收費。
3. 補修課程費:跨專業申請者常被要求補修3-5門本科課程,每學分收費300-500元,這筆開支可能多出大幾千。
4. 證書工本費:畢業時突然收取的"學位證書制作費""檔案管理費",通常500-1000元不等。
5. 網絡資源費:部分學校強制購買在線學習平臺賬號,年費800-1500元,其實很多課程根本用不上。
三、防坑實用門道
1. 報名前務必索要《收費明細確認書》,要求寫明所有可能產生的費用
2. 重點關注合同中的"其他可能產生的費用"條款
3. 向在讀學員打聽實際支出情況,很多教學點有學長學姐自發組建的交流群
4. 保留所有繳費憑證,尤其是掃碼支付時一定要備注用途
我強調一點:某些機構打著"“抱過”"旗號收取高額輔導費,其實同等學力申碩考試是國家統考,根本不存在"“抱過”"渠道。遇到要求交3萬以上"專項培訓費"的,建議直接繞道。
對了說句實在話,會計專業同等學力申碩總體性價比還是高的,但一定要提前做好費用規劃。建議在預算時,在公示學費基礎上多預留30%的機動資金,這樣遇到突發收費才不會影響學習進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