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職讀研必看!非全/同等學力/免聯考碩士到底發幾個證?畢業證和研究生證區別大了
有學員拿著學生證照片問我:"老師,非全日制碩士畢業能拿這種研究生證嗎?"我一看就樂了——這是全日制學生的校園通行證,和學歷證明沒有半毛錢關系!今天咱們就掰扯清楚在職讀研的證書門道,讓你三分鐘搞懂自己能拿哪些證。
我明告訴你:所有正規碩士都有學位證,但畢業證要看類型。目前在職讀研主要有三大流派:
1. 雙證非全碩士(含MBA/EMBA/MEM等管理類專碩)
參加12月統考錄取,畢業拿學位證+畢業證(注明"非全日制"),學信網終身可查。這類學員在讀期間確實有學生證,但僅作校園身份證明,不能享受學生優惠。
2. 同等學力申碩
免試入學,先修學分后統考。結業拿結業證,通過5月統考和論文答辯后拿碩士學位證(無畢業證)。全程沒有研究生證,但部分院校會發校園卡。
3. 免聯考國際碩士
教育部備案的中外合辦項目,畢業拿國外學位證+中留服認證,等同于雙證效力。這類項目通常不發國內樣式的研究生證,但會有學校頒發的學生ID卡。
重點來了!很多同學把"畢業證"和"學生證"搞混了。畢業證是學歷證明,學生證只是在校憑證。非全碩士畢業證會標注學習方式,但法律效力與全日制等同,考編、落戶都認這個。而同等學力申碩只有學位證沒有畢業證,所以嚴格來說是"單證碩士"。
建議在職人員根據需求選擇:
? 要考公務員選雙證非全
? 評職稱用選同等學力
? 外企發展考慮免聯考
千萬別被某些機構忽悠說什么"包拿研究生證",那玩意除了進圖書館根本沒用!關鍵要看學信網能不能查到學歷信息,或者學位網能不能查到學位信息。
非全日制碩士畢業證和學位證有什么區別?
一、證書名稱和內容不同
首先,畢業證和學位證長得很像,但名字和內容完全兩碼事。
畢業證:全名是《普通高等學校畢業證書》,上面會寫你完成了非全日制碩士的學習計劃,符合畢業要求。最顯眼的是會標注“非全日制”四個字,學習形式、專業名稱、學校蓋章等信息一目了然。
學位證:全名是《碩士學位證書》,證明你通過了學術水平審核,具備碩士層次的學術能力。重點在于“學位”二字,證書上不會標注“非全日制”,只寫專業名稱和學位類型(比如工學碩士、法學碩士)。
簡單來說,畢業證是“學歷證明”(你上過學),學位證是“學術能力證明”(你達標了)。
二、用途上的差別
這兩個證在實際用的時候,區別就大了:
1. 考公考編
公務員或事業單位招聘中,大部分崗位要求“碩士學歷”,這時候需要畢業證;但有些單位會額外要求“碩士學位”,比如高校教師崗、科研單位,這時候學位證就是硬門檻。
2. 企業招聘
私企招聘更看重學位證,尤其是技術類崗位。比如程序員、工程師,企業更關心你有沒有“碩士學位”對應的專業能力,而不是學習形式(全日制或非全)。
3. 繼續深造
如果想讀博士,99%的學校要求必須有碩士學位證。而畢業證更多是作為學習經歷的輔助材料。
三、拿證條件不一樣
想拿到這兩個證,需要滿足不同要求:
畢業證:修滿學分+通過課程考試+完成論文答辯(部分學校可能放寬答辯要求)。
學位證:在畢業證的基礎上,額外滿足兩個條件:
1. 學位課程分數達標(比如每科70分以上);
2. 通過全國統一的英語考試(比如英語六級或學位英語)。
所以,學位證比畢業證“難拿”。有些人雖然畢業了,但英語沒達標或者掛科,就只能拿畢業證,沒有學位證。
四、社會認可度的誤區
很多人擔心非全的畢業證和學位證會被“區別對待”,其實分情況:
政策層面:2017年后,國家明確規定非全和全日制證書具有同等法律效力,在考公、落戶、職稱評定中一視同仁。
實際執行:國企、事業單位基本按政策走,但部分私企可能更偏愛全日制。不過學位證上不寫學習形式,所以非全的學位證和全日制“長得一樣”,反而成了隱形優勢。
五、到底要不要兩個證都拿?
建議能拿盡量拿!尤其注意這兩點:
1. 如果讀非全是為了換工作,優先確保拿到學位證,很多高薪崗位明確要求“碩士學位”;
2. 如果單位內部晉升需要學歷證明(比如升職加薪卡碩士學歷),畢業證就是剛需。
常見問題
“只有學位證算研究生嗎?”
不算!學歷看畢業證,沒畢業證的話,學位證只能證明學術能力,但無法證明學歷。
“非全的畢業證會影響含金量嗎?”
證書本身和全日制格式不同,但法律效力相同。實際影響更多取決于用人單位的具體偏好。
親情提示一句:選非全碩士前,一定要問清楚學校的畢業要求。不同學校對英語成績、論文答辯的規定差異很大,別等到快畢業了才發現拿不到學位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