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全考研必看:預報名“躲坑”3大技巧+9類專業學費全公開
:"非全日制研究生和全日制有啥區別?""預報名填錯信息會被刷嗎?""MEM學費是不是比MBA便宜?"今天咱們就掰開了揉碎了說,手把手教你怎么搞定預報名。
先說最重要的時間節點:今年預報名9月24日開搶,比往年提前了5天。特別注意,北京、江蘇的往屆生現在也能參與預報名了,不用像去年那樣干等到10月份。建議定好鬧鐘,早上9點準時開搶,尤其是熱門院校的MPAcc、MAud這些專業,去年北大的MPAcc預報名通道2小時就爆滿了。
填表時最容易犯的3個錯:
1. 證件照別用美顏過度的,去年有考生因為耳朵被頭發遮住被駁回
2. 工作證明要蓋鮮章,電子章現在清華、人大已經不認了
3. 研究方向別亂選,像中山大學的MPA分政府管理和公共政策兩個方向,課表差30%
學費這塊要特別注意,給大家整理個對比表:
【表格】
專業 | 985院校均價 | 211院校均價 | 年漲幅 |
---|---|---|---|
MBA | 28.8萬 | 16.5萬 | 8% |
EMBA | 52萬 | 38萬 | 12% |
MEM | 16萬 | 9.8萬 | 6% |
MPA | 9.6萬 | 6.3萬 | 5% |
今年新變化:武大、浙大新增了"鄉村振興"專項班,學費打7折;北師大心理學MAP新增人工智能方向,跟計算機學院聯合培養。
別忘了3類考生:
1. 想考教師編的,教育碩士別選非全(部分地區不認)
2. 國企員工優先選MPA,私企建議MEM
3. 專科學歷要看清備注,像廈大的MTA要求5年工作經驗+發表過論文
對了說個真實案例:去年張同學報華科MBA,預報名時沒注意研究方向,結果復試時發現選的是需要德語基礎的"中德班",白白浪費一年。所以每個下拉菜單都要仔細看!
非全日制研究生報名材料清單及下面是考生常遇到的一些問題
想報非全日制研究生,材料準備是第一步。別慌,先按這個清單挨個核對,保準你省時省力!
1. 身份證明:身份證原件及正反面復印件(別用過期的,提前檢查)。
2. 學歷證明:畢業證、學位證原件及復印件。專升本的同學要帶專科畢業證。
3. 電子照片:近期白底或藍底證件照(別用自拍!尺寸按學校要求來,一般1寸或2寸)。
4. 報名表:網上報名后生成的表格,打印后簽字。
5. 工作證明:部分學校要求提供在職證明(蓋單位公章)。
6. 推薦信:1-2封(找單位領導或大學教授寫,內容要真實)。
7. 其他材料:如科研成果、獲獎證書(有的話帶上,能加分)。
注意:不同學校可能有額外要求,比如有的要求社保繳納記錄。提前去學校官網查清楚,或者打電話問招生辦,別嫌麻煩!
二、下面是考生常遇到的一些問題:你想問的都在這兒
Q1:非全日制研究生報考條件是什么?
答:大部分專業要求本科畢業(有無學位均可),或專科畢業滿2年。管理類專業(比如MBA)要求本科畢業3年、專科畢業5年。別光看學歷,有些專業對工作經驗有硬性要求,比如教育碩士可能要求相關從業經歷。
Q2:考試難不難?和全日制一樣嗎?
答:考試內容和全日制一樣!初試(筆試)考英語、政治、專業課,復試考面試+專業測試。難度不低,但別怕!非全的分數線通常略低,尤其對于在職黨,合理規劃復習時間更重要。
Q3:證書含金量如何?
答:畢業拿雙證(學位證+畢業證),證書上會標注“非全日制”,但法律效力和全日制相同。考公、評職稱、讀博都認可。“老江湖”經驗:國企、事業單位更看重這個,私企可能更關注工作經驗。
Q4:學費貴嗎?能貸款嗎?
答:非全學費普遍比全日制高,比如管理類可能5萬+/年,其他專業1萬-3萬/年。部分學校支持分期繳費,或申請助學貸款。建議提前存錢,或者和單位協商是否報銷。
Q5:上課時間怎么安排?
答:周末上課最常見,也有集中授課(比如寒暑假)。邊工作邊讀書確實累,但時間擠擠總會有!提前和領導溝通,調整工作節奏。
Q6:能跨專業報考嗎?
答:可以!但部分專業有限制,比如醫學、法律要求本科相關背景。想跨考的同學,先查目標院校的招生簡章,或者直接咨詢招生老師。
Q7:萬一考不上,能補考嗎?
答:初試不過只能明年再戰,復試被刷可以嘗試調劑到其他學校。建議第一次就選好保底院校,別只盯著985、211。
Q8:報名后還能改學校嗎?
答:網上報名截止前可以修改,但一旦繳費確認,就不能改了。選學校要慎重,別光看名氣,重點看專業實力和上課地點!
Q9:需要提前聯系導師嗎?
答:非全一般不需要,但如果你有明確研究方向,可以郵件聯系導師混個臉熟。記住:態度禮貌,別長篇大論!
Q10:學校會提供宿舍嗎?
答:大部分非全不提供宿舍,少部分學校有床位但優先給全日制。外地同學建議提前租房,或者選本地高校。
對了叮囑:報名材料寧可多帶也別少帶,復印件多備兩份。遇到問題直接打學校招生辦電話,比網上亂搜靠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