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職讀研新思路:免聯考MBA+國內碩士雙證攻略,一年省下20萬學費
收到很多在職朋友的私信:"有沒有不用辭職,又能同時拿國內國外碩士文憑的辦法?"還真有!我表姐就是在銀行做中層時,用周末和網課同時讀了社科院MBA和西班牙某校的旅游管理碩士,去年剛拿到雙證。今天就給大家扒一扒這種新型升學方式。
先說最實在的:這種組合讀法能省20萬起步。國內非全碩士學費普遍8-15萬,國外免聯考項目10-25萬,但如果選有合作認證的項目,很多課程學分能互認。比如某985院校的MEM工程管理碩士,和法國高商聯合培養,直接減免6門重復課程,省下7個月時間和4.8萬學費。
操作關鍵看三點:時間搭配+學歷認證+院校組合。推薦兩種經典組合:
1. 國內非全+國外在線碩士:適合要留服認證的,像北師大心理學配美國普渡大學項目管理,上課時間完全錯開
2. 同等學力申碩+海外MBA:適合要快速拿證的,國內先修班打基礎,國外1年制沖刺
重點提醒5類人特別適合這種模式:
① 體制內想評職稱但卡在學歷的(選MPA+教育學組合)
② 企業中層要鍍金晉升的(MEM配金融MBA)
③ 家族企業接班人(EMBA+國際商務雙線)
④ 想拿北京/上海落戶加分的(注意選留服認證項目)
⑤ 寶媽等時間碎片化群體(推薦線上占比70%以上的項目)
避坑攻略:一定要查教育部涉外監管網!去年有學員踩雷某"美國名校"線上碩士,結果發現學校根本沒備案。建議優先選合作辦學項目清單里的院校,比如上海財經大學-美國韋伯斯特大學IMBA項目,這類畢業拿雙證更有保障。
費用方面,良心組合全年開銷控制在15萬以內。推薦個真實案例:張姐選的武漢大學MPAcc配西班牙EU商學院,國內周末上課,國外寒暑假集中授課,總花費13.7萬,比單獨讀兩個碩士省了21萬。
文書材料準備有竅門:工作證明要突出管理經驗,推薦信找客戶方領導更吃香,研究計劃書重點寫行業痛點。有個學員在物流公司當主管,申請供應鏈碩士時,把疫情期間的保供經歷寫成案例,直接被教授點名要帶課題。
國內在職碩士和國外碩士聯讀的三種組合方案
方案一:國內非全碩士 + 國外在線碩士
適合人群:工作穩定、預算有限、英語基礎一般的同學。
國內的非全日制碩士(比如MBA、教育碩士)通常周末上課,平時不耽誤工作。如果想再拿個海外學歷,可以同步申請國外高校的在線碩士項目。比如美國一些州立大學提供純線上授課的計算機、數據分析等專業,學費比線下低一半,作業和考試都能用中文輔助。
優勢:省錢省時間,國內學位用來評職稱,國外學位豐富簡歷。
注意點:選國外項目時一定查清是否受教育部認可,避免“野雞大學”。
方案二:國內聯考碩士 + 國外短期留學
適合人群:想體驗留學生活、有寒暑假的工作黨。
先考取國內的聯考碩士(比如管理類聯考),這類項目一般前1.5年在國內上課,說一千,道一萬半年到一年可申請合作的外國大學,完成論文或實踐課程。比如英國部分高校允許用國內課程學分抵扣,只需出國3-6個月,就能拿到雙學位。
優勢:留學時間短,成本可控,還能積累海外經歷。
實操建議:提前和國內學校確認合作院校名單,避開需要全程出國的項目。
方案三:國內研修班 + 國外認證碩士
適合人群:急用學歷、學習時間零碎的人。
國內一些高校會開設高級研修班(比如金融班、法學班),結業后能拿到結業證書。這類證書雖不等于學位,但可以作為申請國外碩士的條件。比如西班牙、東南亞的部分高校接受研修班證書加工作證明,直接申請1年制碩士,全程線上或短期出境即可畢業。
優勢:拿證快,適合急需學歷跳槽或落戶的人群。
“躲坑”門道:務必確認國外院校在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的認證名單內,否則學歷可能不被承認。
親情提示:
聯讀的核心是“資源整合”,別盲目追求名校,匹配自身需求更重要。
費用方面,三種方案預算從5萬到20萬不等,提前規劃好現金流。
時間管理是關鍵,尤其同時兼顧工作和學業時,建議拉個進度表,每周固定留出學習時間。
如果拿不準選哪種,最簡單的方法就是直接咨詢目標院校的招生辦,或者問問已經畢業的學長學姐。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