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把手別上當攻略:國外MBA/EMBA碩士學費含預科嗎?這3類項目要單獨繳費
一朋友收到不少在職朋友的私信,都在問同一個問題:國外碩士學費到底包不包括預科費用?特別是想讀MBA、EMBA這些熱門專業的上班族,最怕遇到隱形消費。今天咱們就掰開揉碎了說清楚,看完保證你心里有底。
廢話不多說:90%的國外碩士項目學費不含預科!尤其是下面這3類:
1. 需要語言強化的:比如英國曼大的Global MBA,雅思不夠6.5要讀8周預科,額外2-4萬
2. 跨專業申請的:澳大利亞莫納什的商業分析碩士,非商科背景要補3門先修課,約1.8萬
3. 特殊培養計劃的:美國東北大學的EMBA項目,強制要求1個月商業基礎集訓,收費3萬起
這里有個關鍵點要特別注意:在職碩士和全日制收費標準不同。像西班牙IE商學院的非全日制EMBA,官網標注的學費確實包含預科,但全日制反而要另交。所以一定要看項目說明里的"Tuition Coverage"明細,重點檢查有沒有"preparatory courses"這一項。
給在職朋友3個“防坑”建議:
① 簽合同前要求出具費用清單,重點看是否有"預科費"或"預備課程"條目
② 把預科費計入總成本核算,比如新加坡管理大學的金融碩士,預科+正課比直接申請貴7萬
③ 關注院校的獎學金政策,像法國ESSEC商學院給在職MBA提供預科補貼,最多能省2/3費用
親情提示大家,有些中介會玩文字游戲,把"項目管理費"和"預科費"混著說。記住正規院校的收費明細都能在官網查到,遇到含糊其辭的,直接要學校官方出具的繳費清單。
預科費用是否包含在碩士學費里?這5個細節要注意
一、預科和碩士學費的關系,分學校!
首先明確一點:預科費用是否包含在碩士學費里,完全看學校規定。 有的學校會把預科作為“過渡階段”,單獨收取費用;有的則會把預科和碩士課程“綁定”,比如預科成績合格后,直接抵扣部分碩士學費。
舉個實際例子:某英國高校的商科碩士預科,學費約8萬元人民幣,如果后續順利入讀本校碩士,這8萬會從碩士總學費中扣除;而另一所澳洲學校,預科費用則是完全獨立,和碩士學費“各算各的”。
建議: 申請前直接聯系學校招生辦,問清楚預科和碩士學費的具體政策,別光看官網簡介!
二、注意“隱藏費用”:預科可能另收雜費
就算預科費用和碩士學費分開交,也要警惕一些額外開銷。比如:
1. 教材和考試費:有些預科課程會單獨收取教材費、考試費(比如語言班結業考試);
2. 住宿和保險:如果預科和碩士不在同一校區,住宿費可能不同;部分學校還要求預科階段單獨購買保險;
3. 重修費:萬一預科掛科,補考或重修可能需要額外付費。
關鍵點: 提前問清費用清單,把“一次性收費”和“后續可能產生的費用”都列出來對比。
三、預科能否“抵扣”碩士學分?
這一點直接影響總花費!有些學校的預科課程(比如專業基礎課)可以轉換成碩士學分,相當于提前修掉部分碩士課程,既能省時間又能省錢。
比如:某美國大學的工程碩士預科,4門基礎課若成績達標,可直接算作碩士階段的6個學分,省下約3萬元學費。
操作技巧: 提前向學校確認預科課程的學分轉換規則,最好拿到書面說明,避免后續扯皮。
四、退費政策:交了預科學費還能退嗎?
萬一預科結束后沒被碩士課程錄取,或者自己改變計劃想退學,預科費用能退多少?這個問題必須提前搞明白!
有的學校規定開課后不退費;
有的按上課比例退費(比如上完1/3課程,退50%);
極少數情況可全額退款(比如因簽證被拒)。
提醒: 交錢前務必簽好協議,明確退費條件,保留所有繳費憑證。
五、別被“打包報價”忽悠!
有些中介會推出“預科+碩士”打包服務,聲稱“費用更低”“一條龍搞定”。這時候一定要拆開算明細:
1. 打包價是否真的比單獨申請便宜?
2. 如果預科沒通過,碩士部分的費用能退嗎?
3. 中介是否隱瞞了其他強制消費(比如指定住宿、高價接機)?
真實案例: 有同學被中介“打包價”吸引,后來發現所謂的“優惠”只是把預科費用均攤到碩士學費里,總花費反而更高。
預科費用和碩士學費的關系,就像買奶茶要不要加珍珠——得看店家怎么定價,加不加錢。核心原則就是:多問、多查、多對比,白紙黑字留證據。 畢竟誰的錢都不是大風刮來的,咱得花得明明白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