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個海外碩士都不敢上相親節目了?在職讀免聯考碩士的3條野路子
刷《新相親大會》發現個有意思的現象:場上嘉賓十個有八個都是碩士學歷,海外背景的更是成了"標配"。朋友老王吐槽:"現在沒個洋文憑,連相親都不配遞簡歷了?"其實在職讀個免聯考碩士真沒想象中難,我表姐在縣城當老師,去年都拿下了西班牙高校的MBA。今天就給大家嘮嘮普通上班族也能操作的3條野路子。
第一條道兒叫"以舊換新"。我同事李姐就是典型例子,她拿的北師大同等學力申碩結業證,照樣申請到了泰國皇家理工的MPA。關鍵點在于很多國外院校承認國內研修經歷,特別是管理類、教育類專業,修過的課程能抵扣學分。注意要找留服認證的學校,最好選中文授課的,像菲律賓八打雁這類學校,周末上網課就能搞定。
第二條道兒適合著急拿證的。有些中外合辦項目能"免聯考+寒暑假集中授課",比如云南某校和英國合辦的MTA項目。我發小在旅行社工作,每年寒暑假去昆明集中上兩周課,兩年下來學費不到8萬。這類項目要盯緊教育部涉外監管網名單,重點看有沒有"自主招生"資質。
第三條野路子最省事?,F在不少國外高校開了純線上MBA,像美國北亞利桑那大學的項目,全程中文教學還能做留服認證。我們小區物業經理一同事,用這個學歷跳槽到地產公司當總監,關鍵是要選課程設置實用的,避開那些光教理論的"水項目"。報名前記得查三個東西:課程是否同步線下、作業考核形式、畢業要不要寫論文。
有人要問:"這些非全碩士找對象時管用嗎?"上周參加校友會,還真認識個哥們靠這個學歷在相親局逆襲。他在制造業干了十年,讀了個中留服認證的法國EMBA,現在找對象都敢提"希望對方有國際視野"了。所以說哈,這年頭學歷就是相親市場的硬通貨,關鍵是要會選對路子。
相親角大媽最認可的5類碩士文憑,在職可讀
1. 師范類碩士:自帶“鐵飯碗”光環
“當老師多好哈!寒暑假帶娃方便,工作穩定還不加班”——這是相親角大媽對師范碩士的經典評價。教育學碩士、學科教學碩士尤其受歡迎,畢竟一線城市重點中小學招聘門檻越來越高,碩士學歷幾乎是標配。
更關鍵的是,師范類在職碩士不用脫產,周末上課就能拿證。家里閨女兒子要是考個北師大、華東師大的在職教育碩士,大媽們去菜場買菜都能多嘮兩句:“我家孩子馬上評職稱了,以后孩子上學還能找關系呢!”
2. 經管類碩士:相親市場的“王牌”
如果說大媽們對“錢途”有什么執念,那MBA(工商管理碩士)和會計碩士絕對是頂流。尤其是名校MBA,簡直是大媽眼里的“鍍金神器”——“讀這個的不是公司高管就是自己開廠的,人脈圈子都不一樣!”
更現實的是,很多單位把在職MBA和升職加薪掛鉤。隔壁王阿姨家的女婿,讀了個某985的MBA,直接從部門小主管升到副總,這事兒在相親角傳了整整三個月。難怪大媽們一聽說對方在讀MBA,眼睛立馬放光。
3. 法律碩士:丈母娘眼里的“安全感”
“有個當律師的女婿,以后家里拆遷、打官司都不怕被人欺負!”——這話話糙理不糙。法律碩士(非法學)特別適合原本不是法學專業的人在職攻讀,比如公務員、銀行職員轉型。
大媽們算盤打得精:就算不當律師,考進法院、檢察院也是妥妥的“體制內”。更何況相親時一說“我對象是政法大學的碩士”,街坊四鄰都覺得這家人“有門路”。某相親角還出過真事:有個小伙簡歷里寫“中國政法大學在職法碩”,當天就被三個大媽拉著加微信。
4. 醫學相關碩士:越老越值錢的“潛力股”
臨床醫學碩士門檻太高?大媽們早就盯上了公共衛生碩士、護理碩士這些“曲線救國”的專業。尤其是疫情之后,社區衛生中心、疾控單位的編制更搶手了。
李阿姨就說過大實話:“我家閨女要是讀個醫藥方向的在職碩士,將來調到三甲醫院行政崗,不比天天熬夜值班強?介紹對象時說出去也好聽——‘在XX醫院搞科研的’!”
5. 計算機類碩士:IT男也有“春天”
別看大媽們不懂編程,但她們知道軟件工程碩士、電子信息碩士畢業的,十有八九在互聯網大廠或國企技術崗。特別是現在很多高校開設非全計算機碩士,像北航、浙大的在職項目,讀出來照樣進華為、騰訊。
張大姐給女兒找對象時就明說:“要理工科的碩士,最好是搞計算機的!現在哪個單位不用電腦?以后家里路由器壞了都不用求人?!备螞r這類專業收入普遍高,大媽們心里門清:“稅前年薪40萬”可比“有房有車”實在多了。
說到底,相親角大媽對碩士文憑的偏好,折射出最樸素的“民生智慧”:要能實實在在解決工作問題,要能光明正大地“曬面子”,還要兼顧讀書和相親兩不耽誤。所以哈,與其追求冷門高端的研究方向,不如踏踏實實選個“接地氣”的在職碩士——既能提升自己,又能讓未來丈母娘笑開花,這筆賬怎么算都劃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