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解答:全日制研究生算第幾學歷?非全、在職碩士學歷層次一文說透
很多同學在后臺問:"老師,我讀的全日制研究生算第幾學歷?非全和在職的又怎么算?"今天咱們就用大白話把學歷層次這件事說清楚,重點聊聊全日制、非全、同等學力申碩的區別。
廢話不多說:全日制研究生屬于【第二學歷】。這里有個知識點要記牢:第一學歷指首次全日制學歷,比如你高考后讀的本科就是第一學歷。考研上岸的全日制碩士,不管你是脫產還是在職學習的,都屬于第二學歷層次。
但要注意幾個特殊情況:
1. 專科直接考上全日制研究生的,第一學歷還是專科
2. 專升本再讀研的,第一學歷是專升本后的本科
3. 非全研究生要看入學方式:參加12月統考的非全算第二學歷,同等學力申碩不算學歷教育
現在重點說說大家最關心的:
? 全日制vs非全的學歷區別
雖然畢業證會標注"非全日制",但參加統考的非全和全日制都是【雙證】(畢業證+學位證),在考公考編時享受同等待遇。某國企HR朋友跟我說,他們現在招聘只看是不是統招碩士,不區分全日制和非全。
? MBA/EMBA/MEM這些專業碩士
這些都屬于專業學位碩士,和學術碩士的學歷層次完全一樣。區別在于培養方向,比如MPAcc會計專碩更側重實操,但學歷證上不會標注專業方向。
? 在職碩士的學歷認定
這里要分三種情況:
① 參加12月統考的非全碩士:算第二學歷
② 5月同等學力申碩:只有學位證,不算學歷
③ 免聯考國際碩士:要做留服認證才被承認
我強調一點:2023年新規要求非全碩士原則上招收在職定向人員,很多學校已經不給應屆生發非全offer了。想考非全的同學,報名前一定要確認自己的社保繳納情況。
下面是考生常遇到的一些問題:
Q:讀非全會影響考博嗎?
A:不影響,只要有碩士雙證,全日制和非全考博待遇相同
Q:第二學歷對求職重要嗎?
A:國企事業單位會看,私企主要看最高學歷。有個學員讀了非全MPA,考上公務員后直接享受副科待遇
對了說個真實案例:張同學全日制本科畢業后工作3年,去年考上某985非全MEM,今年跳槽到上市公司,薪資漲了40%。用他的話說:"用人單位現在更看重學校牌子,是不是全日制反而不那么重要了。"
在職研究生學歷算第幾學歷?報名前必須搞懂的三大誤區
誤區一:"第幾學歷"的算法早就過時了
很多人還抱著"第一學歷至高無上"的老觀念,以為全日制本科是"第一學歷",在職研究生就是"第二學歷"。其實教育部早就不承認"第一學歷"這個說法了!現在的官方文件里只有"最高學歷"和"前置學歷"的概念。簡單來說,你對了拿到哪個層次的畢業證,哪個就是你的最高學歷。比如你原本是專科,后來讀了在職研究生并順利畢業,那你的最高學歷就是研究生學歷,和全日制研究生在學歷層次上是平級的。
不過要注意的是,有些單位招聘時確實會看學習形式。比如某些央企的校招崗位明確要求"全日制統招",這種情況可能會受影響。但絕大多數社招崗位更看重最高學歷和實際能力,不會死摳學習方式。
誤區二:證書類型比"第幾學歷"更重要
糾結學歷排第幾,不如先搞清楚自己能拿到什么證書。在職研究生主要分兩種:
1. 非全日制雙證:參加12月統考錄取的,畢業拿畢業證+學位證(學信網可查)
2. 同等學力申碩:先上課再考試,畢業只有學位證(單證)
重點來了!只有拿到畢業證(即學歷證)的,才能在學信網查到學歷信息,這才是真正改變你"最高學歷"的途徑。很多培訓機構吹噓的"免聯考碩士",如果說一千,道一萬拿不到畢業證,本質上只是進修經歷,不能算學歷教育。報名前一定要問清楚:學信網能不能查到學歷信息?畢業證蓋的是不是高校公章?
誤區三:"在職讀研對找工作沒用"
這個說法太絕對了。舉個例子:某國企競聘部門主管,要求"碩士以上學歷",只要你的在職研究生是雙證且專業對口,完全符合報名條件。再比如考公考編,只要崗位沒明確標注"全日制",在職研究生學歷同樣被認可。
不過要提醒大家:不要為了混學歷隨便選專業。現在很多單位會看專業匹配度,比如做財務的去讀個MBA,遠不如讀會計專碩有說服力。選專業時要考慮三點:
和現有工作有沒有關聯性
未來職業規劃是否需要
該專業在目標行業的認可度
報名前建議做三件事:
1. 上目標院校官網查最新招生簡章
2. 直接打電話問學校研究生院證書類型
3. 咨詢本單位人事部門對在職學歷的具體要求
親情提示大家,現在有些不良機構會用"“抱過”班""免考拿證"當噱頭,遇到這種宣傳直接拉黑。正規的在職研究生都要參加全國統考或校考,該寫的論文、該做的答辯一個都不能少。學歷提升沒有捷徑,但走對了路絕對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