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在職讀攝影碩士閉坑秘訣,非全研究生學費表更新了
【上海攝影非全研究生最全拆解】
一同事跟你嘮嘮嗑,好些朋友私信問上海攝影非全日制研究生的事。咱就掰開了揉碎了說,重點說三件事:哪些學校能報、學費怎么算、哪些人適合讀。
先劃重點——2024年上海有攝影非全的學校就三家:上海戲劇學院、同濟大學繼續教育學院、上海視覺藝術學院。上戲今年學費漲得猛,兩年制從4.8萬漲到6.2萬,不過人家課程確實硬核,周傳基教授的工作坊課值回票價。同濟主打"理論+商業攝影",適合想往廣告行業發展的,有個校友直接進了奧美當視覺總監。
別忘了“躲雷”三點:1. 別信"免聯考“抱過”"的機構,去年虹口區就端了個假中介窩點;2. 上課地點要確認清楚,有學員報了名才發現實訓基地在青浦郊區;3. 同等學力申碩的注意,必須修完32個學分才能參加統考,楊浦區王姐就吃過這個虧。
說到適合人群,這三類人讀著最劃算:影樓老板想提升商業審美、新媒體公司視覺主管、35歲以下想轉行的。靜安區的李姐就是典型,開兒童攝影工作室的,讀研后把客單價從988提到了2588,還搞起了攝影研學營。
對了給個實在建議:周末要跑課室的準備好通勤裝備,像同濟嘉定校區的地鐵11號線早班車,7點20那趟肯定有位子。備個輕便三腳架,老師經常突然布置外拍作業。
上海非全日制攝影碩士招生條件最新摸透
一、哪些學校招非全日制攝影碩士?
目前上海地區開設非全日制攝影碩士的高校主要有兩所:上海戲劇學院和上海師范大學。兩所學校各有特色——
上戲側重影視攝影與視覺藝術實踐,課程里會涉及燈光設計、影像敘事等內容,適合想往影視行業發展的同學。
上師大更偏向攝影理論與文化研究,比如攝影史、影像批評這些課程,適合喜歡學術研究或教育方向的考生。
其他綜合類院校如同濟大學、上海大學等,攝影相關專業多為全日制,報考前一定要去官網確認最新的招生簡章。
二、硬性條件:學歷、工作年限怎么算?
1. 學歷門檻
基本要求是本科畢業(包括自考、成考等國家承認的學歷),部分院校接受專科畢業滿2年按同等學力報考,但可能會加試專業課。
專業背景不限!無論是學理工科還是文科,只要對攝影有興趣都能報,這點特別友好。
2. 工作經驗
非全日制碩士主要面向在職人員,但不強制要求工作年限。不過從實際情況看,大多數錄取的學生都有1-3年相關經驗,比如從事平面設計、媒體行業,或是獨立攝影師。面試時如果有拿得出手的作品或項目經歷,會更有優勢。
三、軟性條件:作品集和考試考什么?
1. 作品集準備
這是最關鍵的環節!學校一般要求提交10-20張攝影作品,注意三點:
主題明確:別把風光、人像、靜物全混在一起,挑一個方向深入展示,比如專門拍城市建筑或紀實類。
技術+創意兼顧:既要體現構圖、用光等基本功,也要有個人風格。比如用雙重曝光表達情緒,或者通過后期處理強化主題。
附文字說明:每張作品用50字左右解釋創作思路,別寫“這張是在外灘拍的”這種廢話,重點說你想表達什么概念。
2. 筆試和面試
筆試主要考攝影理論基礎,比如名詞解釋(什么是“決定性瞬間”?)、簡答題(數碼時代對攝影行業的影響)。平時多看看顧錚、蘇珊·桑塔格的書。
面試會圍繞作品集展開,老師可能問:“你為什么用黑白表現這個主題?”或者“如果重新拍這組照片,你會改進哪里?”回答時保持真誠,別硬套理論術語。
四、學費和上課時間
學費區間:每年2萬-3.5萬元,上戲略高于上師大。
上課方式:周末授課為主,部分課程可能集中在寒暑假。比如上戲會安排連續兩周的實踐工作坊,帶學生去實地拍攝。
學制:2.5-3年,畢業論文或畢業創作二選一。建議在職的同學提前規劃時間,避免和工作沖突。
五、“老江湖”的實用建議
1. 提前聯系導師:官網查導師研究方向,選和自己興趣匹配的,發郵件時附上作品集和簡短自述,增加印象分。
2. 關注政策變化:比如2023年起,部分院校取消英語四級硬性要求,改成復試時加試英語口語。
3. 利用本地資源:上海有很多攝影展、講座,比如西岸美術館、上海攝影藝術中心,多去蹭活動,面試時能聊出亮點。
親情提示一句:非全日制碩士的學位證和全日制效力相同,但畢業證會標注“非全日制”,報考前要想清楚自己的需求。如果是為落戶加分,建議先查上海最新的人才政策;如果純粹想學技術,周末上課的模式確實挺適合邊工作邊充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