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盤點:全國全日制和非全研究生院校數量對比(附985/211院校名單)
收到很多考生私信問"國內到底有多少所大學招全日制研究生",今天給大家帶來最新數據。根據教育部2024年公布的名單,全國共有854所高校具有全日制碩士研究生招生資格,其中包含39所985高校,116所211院校(含985院校)。
需要特別注意的是,現在很多院校都是"全日制+非全"雙軌并行。比如北京大學、清華大學這類頂尖高校,既招收全日制學術型碩士,也開設了工商管理碩士(MBA)、公共管理碩士(MPA)等非全日制專業。這里要提醒大家:非全不等于在職研究生,前者要參加12月統考,后者主要指同等學力申碩。
具體到熱門院校類型:
1. 師范類:華東師大、北師大等6所部屬師范院校全數招收全日制
2. 醫學類:協和醫學院、首都醫科大等42所獨立醫科院校
3. 財經類:中央財經、上海財經等5所重點財經院校
4. 理工類:中科大、哈工大等25所"雙一流"理工強校
特別說明幾個常見誤區:
① 中國消防救援學院等特殊院校不招全日制碩士
② 中外合作辦學項目如上海紐約大學單獨計算
③ 軍事院校招生需通過軍籍系統報考
建議考生重點關注本省"雙非"院校,比如深圳大學、浙江工業大學等,這些學校雖然不在985/211名單里,但部分專業實力強勁且競爭相對較小。例如深圳大學計算機專業,2023年全日制報錄比僅5:1,遠低于同城985高校。
全國985院校全日制研究生招生人數統計
一、985院校整體招生趨勢
根據教育部2023年公布的數據,全國985院校全日制研究生(含碩士、博士)總招生人數約為32萬人,比前一年增長約4%。其中,碩士生占比約75%,博士生占25%。從地域分布來看,北京、上海、湖北、江蘇四地的985院校招生人數最多,合計占全國總量的40%以上。
比如清華大學和北京大學,兩校2023年碩士生招生合計約1.2萬人,博士生約5000人;而像蘭州大學、中國海洋大學這類中西部或特色型985,年招生規模則在3000-5000人之間。
二、擴招明顯的院校與專業
近幾年,部分985院校響應國家政策,針對重點領域擴大招生。例如:
浙江大學:2023年全日制碩士生招生突破8000人,比5年前增長20%,主要集中在人工智能、集成電路等工科專業;
西安交通大學:醫學部擴招30%,公共衛生、生物醫學工程專業名額增加顯著;
華南理工大學:新設“碳中和研究院”,相關專業碩士生名額同比增加15%。
不過,像金融、法學、新聞傳播等熱門文科專業,多數985院校的招生規模保持穩定,甚至略有縮減,競爭反而更激烈。
三、地域差異與報考建議
從地域看,985院校的招生人數和本地生源比例有一定關聯。例如:
山東大學:每年約35%的碩士生來自山東省內;
四川大學:川渝地區考生占比超40%,但計算機、臨床醫學等王牌專業仍以全國統招為主;
東北大學:受地域影響,近年招生略有向南方省份傾斜,但冶金、自動化等傳統工科專業仍保持高錄取率。
對于考生來說,如果想提高“上岸”概率,可以關注兩類院校:一是本地985(政策傾斜多),二是新設交叉學科的院校(競爭相對小)。比如中南大學的軌道交通、湖南大學的半導體材料等方向,近年名額增幅較大。
四、數據背后的“隱形門檻”
招生人數多≠容易考!比如復旦大學2023年招碩士生約5500人,但其中推免生比例高達45%,統考實際名額僅剩一半;再比如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雖然每年招碩士生約5000人,但數理基礎學科的專業課難度大,刷人率也高。
另外,部分院校的“特殊培養計劃”會占用招生指標。例如北京大學的“前沿工程博士”項目、上海交通大學的“聯培基地專項”,這些計劃通常提前批錄取,普通統考生需要額外留意官方公告。
五、未來幾年會怎樣?
結合教育部文件和高校規劃,預計到2025年,985院校研究生招生規模將保持年均3%-5%的增速,但增量會向國家急需領域集中。比如:
新能源方向(哈工大、天津大學);
高端裝備制造(華中科大、大連理工);
智慧農業(中國農大、西北農林科大)。
而人文社科、基礎理科的名額可能維持現狀,部分專業甚至“縮招提質”。
親情提示大家:報考前一定要去各校研招網核對最新數據,別只看總數!比如同一學校的不同學院,有的專業招50人,有的只招5人,差一位數,難度天壤之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