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職MPAcc學費一年多少錢?2025最新價目表公布
很多會計同行來問:"現在讀個在職MPAcc到底要花多少錢?"今天我就把全國50多所院校的學費扒了個遍,發現從3萬到30萬的都有,關鍵看你怎么選。先給大家透個底:北京上海的名校普遍15萬起步,西南地區的院校5萬就能拿下!
先看幾個具體例子:
1. 中央財經大學非全MPAcc兩年制,學費19.8萬
2. 西南財經大學周末班三年,總費用7.8萬
3. 上海大學彈性學制2.5年,學費15.8萬
4. 浙江工商大學本地班兩年,學費5.8萬
學費差距主要看三點:
第一是地區,北上廣深的學校普遍比中西部貴40%左右。不過現在很多學校開了異地班,比如武漢大學在深圳的教學點,學費就比本部便宜3萬。
第二看院校層次,985/211普遍比普通院校貴。但有個例外:江西財經大學雖然不是211,會計專業全國排名前20,學費才6萬/2年,性價比超高。
第三要看學制,有些學校看似學費低,但學制長達3年。比如東北某雙非院校標價4.8萬,其實是3年學制,算下來每年才1.6萬,特別適合不著急拿證的在職黨。
下面是考生常遇到的一些問題:
Q:學費能分期交嗎?
A:八成院校都支持分學年繳費,個別院校還能按月支付
Q:有沒有隱形收費?
A:教材費、論文指導費要單獨算,平均多準備5000左右
Q:非全和全日制學費差多少?
A:同一所學校通常相差2-5萬,比如中山大學全日制12萬,非全要18萬
現在各校2025級招生簡章陸續出來了,建議重點關注這三個變化:
1. 江浙滬院校普漲10%左右
2. 新增移動課堂的學校增多(比如去企業實地教學)
3. 獎學金覆蓋面擴大,某財經院校甚至給在職生開放了20%的獎學金名額
親情提示大家:別光看學費數字,要算時薪成本。周末上課的每周要搭進去10小時,3年就是1500小時,這個隱性成本往往比學費還高!
MPAcc報考條件及流程詳解
一、MPAcc報考條件
1. 學歷門檻
MPAcc對學歷的要求不算苛刻,但得滿足以下任意一條:
本科畢業生:國家承認的本科畢業證(應屆生也能報,但入學前必須拿到證)。
專科畢業生:畢業滿2年(比如2024年報考,需2022年及之前畢業),部分院校可能額外要求修過會計相關課程或發表論文。
碩士/博士:已獲學位的人員可直接報考。
注意! 不同院校可能有特殊要求,比如985/211院校可能限制專科報考,或要求本科專業為經濟類、管理類。所以,一定要先看目標院校的招生簡章!
2. 工作經驗要求
MPAcc分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兩種。
全日制:大多數院校不要求工作經驗,應屆生、往屆生都能報。
非全日制:部分院校會要求2年以上相關工作經驗,尤其是名校。比如北京大學2023年非全MPAcc就明確要求“具有2年及以上財務、會計工作經歷”。
劃重點:想考非全的職場人,先查清楚目標院校的附加條件,別盲目備考!
3. 其他限制
年齡:一般無限制,但個別院校的非全項目可能傾向招收30歲以下的考生。
專業背景:非會計專業也能跨考,但復試時可能會加試會計基礎科目(如中央財經大學)。
二、MPAcc報考全流程
1. 確定目標院校(3-6月)
看地域:優先選未來想工作的城市,比如想在江浙發展,選上海財經、廈大比清華更實際。
看分數線:34所自劃線院校(如人大、復旦)分數線通常比國家線高10-20分,量力而行。
看學費:非全學費普遍比全日制高,比如上海交大非全MPAcc學費26.8萬,全日制僅15.8萬。
2. 備考復習(3-12月)
MPAcc考兩門:管理類聯考(數學+邏輯+寫作)和英語二。
數學:初高中知識點,但題量大、“套兒”多,重點練速度和準確率。
邏輯:別死磕理論,直接刷真題!近5年真題做3遍以上,套路自然摸清。
寫作:論證有效性分析背模板,論說文多積累經濟類案例(比如瑞幸咖啡財務造假事件)。
英語二:重點抓閱讀和作文,每天精讀1篇外刊,作文模板考前一個月狂背。
3. 網上報名(10月)
研招網報名:每年10月5日-25日,填個人信息、選報考點、交費(約120-200元)。
關鍵提醒:
只能報1個院校1個專業,別手滑!
非全考生選“定向就業”,需提前找單位簽協議。
4. 現場確認(11月)
帶上身份證、學歷證、戶口本/工作證明(非戶籍地報考需提供),到指定地點拍照核驗信息。現在很多省份改成了網上確認,不用跑腿了!
5. 初試(12月底)
考試時間:12月說一千,道一萬一個周六,上午管綜(3小時),下午英語(3小時)。
考試技巧:管綜時間緊,建議做題順序——數學→小作文→邏輯→大作文,放棄2-3道難題保整體正確率。
6. 復試(次年3-4月)
過線后參加復試,內容包括:
專業課筆試:會計、財管、審計(參考書目看院校官網)。
綜合面試:自我介紹+英語口語+專業問題。比如:“談談新收入準則對房地產企業的影響?”
政治筆試:開卷考,提前背時政熱點,比如2023年重點考“二十大報告中的經濟政策”。
7. 錄取(次年6月)
按“初試成績×60% +復試成績×40%”加權排名,過線≠穩錄取!尤其熱門院校,初試高分被刷的大有人在,復試千萬別掉鏈子。
三、別上當秘訣
1. 別迷信“壓線錄取”:網上那些“三個月上岸985”的帖子,要么基礎極好,要么運氣爆棚,普通人老老實實早準備。
2. 跨考生早補專業課:尤其零基礎的,復試時老師一問三不知,初試分再高也白搭。
3. 非全慎選異地院校:周末上課跑外地,堅持兩年能要命,本地沒合適院校的,不如考全日制。
說一千,道一萬說句大實話:MPAcc競爭一年比一年卷,2023年國家線都漲到197分了。但只要你目標明確、方法對路,上岸沒那么難。關鍵就四個字——堅持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