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職讀MAud審計碩士能拿畢業證+學位證嗎?最新答案來了
有學員在后臺問,"老師,我看中某985大學的在職MAud審計碩士項目,但聽說非全日制只發單證?"今天咱們就掰開了揉碎了說清楚,手把手教你辨別真假雙證!
先給急脾氣的同學上結論,正規院校的MAud審計碩士(無論全日制還是非全日制),只要通過12月全國統考錄取的,畢業都發雙證!紅本畢業證和藍本學位證一個不少,學信網可查,考公考編都認。
不過要注意這3種特殊情況,
1. 同等學力申碩的MAud課程班(不用考試直接入學那種),結業后只能申碩拿單證
2. 部分院校的非全MAud會注明學習方式(但證書樣式和全日制完全一致)
3. 海外免聯考項目要看是否留服認證,沒認證的相當于單證
今年最新報考要注意,
?? 學費漲得厲害,985院校非全MAud普遍15-25萬/2年,比MPAcc貴30%
?? 應屆生也能報,比如央財、廈大等7所院校接受本科應屆生報考非全
?? 上課方式升級,周末班+集中班+線上直播三種模式自由選
別忘了在職考生,現在很多單位評職稱時,非全雙證和全日制享受同等待遇。但簽培養協議前一定要確認兩點,①學習方式是否影響年終獎 ②畢業論文要不要脫產做審計項目。
對了說句大實話,要是中介給你推"免考拿雙證"的MAud項目,直接拉黑!國家統招的碩士就沒有不考試能拿雙證的,那些承諾“抱過”的都是野雞項目。
MAud單證和雙證有什么區別?
一、根本區別,證書數量不同
單證和雙證最直白的區別就是拿到的證書數量不一樣。
單證,畢業后只有碩士學位證,沒有研究生學歷證。
雙證,同時拿到學歷證+學位證,也就是俗稱的“雙證碩士”。
舉個栗子,張三讀的是單證MAud,找工作拿出的證書是“審計碩士學位證”;李四讀雙證MAud,簡歷上就能寫“碩士研究生學歷+碩士學位”。
二、入學方式不同
單證MAud,
主要走同等學力申碩路線。先提交材料申請入學,修完課程后參加5月全國統考(只考英語+審計綜合兩門),通過后申請論文答辯。適合在職黨,前期不用參加12月考研。
雙證MAud,
必須參加12月全國統考(初試+復試)。初試考管理類聯考(數學、邏輯、寫作)+英語二,和MBA/MPAcc考同一套卷子,競爭激烈。錄取后全日制上課,部分院校有非全項目。
三、適合人群不同
單證更適合這些人,
體制內老員工(評職稱急需碩士證)
私企管理層(已有本科學歷,需要快速鍍金)
想拓展行業人脈的在職人士
雙證更適合這些人,
應屆畢業生(需要應屆生身份考公/進國企)
想轉行審計/財會領域的跨專業選手
需要積分落戶加分的北上廣深打工人
四、社會認可度差異
雙證在以下場景更吃香,
公務員/事業單位招聘(明確要求“研究生學歷”)
國企央企社招(部分崗位卡學歷證)
一線城市人才引進政策
單證的優勢場景,
私企內部晉升(特別是外企/合資企業)
行業資格證書報考(如CPA報考條件只認學位)
國際深造(海外高校普遍認學位證)
五、費用和時間成本
單證MAud普遍便宜,全程費用3-6萬,周末上網課或集中面授,2年左右拿證。雙證全日制學費8-15萬,非全更貴(比如央財非全MAud學費16.8萬),還要脫產學習2-3年。
六、“防坑”門道
1. 警惕“免考拿雙證”騙局,教育部明文規定,不參加統考不可能拿學歷證!
2. 單證也能做學歷認證,通過留服中心認證的境外碩士單證,等同于國內雙證效力(但中外合辦項目要擦亮眼)。
3. 公務員報考看崗位,部分崗位標注“要求碩士學歷”的必須雙證,寫“碩士學位”的單證也可報。
選單證還是雙證,關鍵看你的使用場景。急著評職稱選單證,想換行業拿應屆生身份選雙證。千萬別跟風,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