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全電子通信考研必看:這8個坑千萬別踩!
有學員在后臺問我:"老師,我白天在移動公司做網絡維護,想讀個非全電子通信研究生,但網上信息太亂了!" 這話直接把我整破防了。作為帶過6屆在職研究生的“懂行的人”,今天就掏心窩子跟大家嘮嘮非全電子通信考研那些事兒。
先說個扎心現狀:2023年電子通信類專業報考人數比前年多了3成,但真正能畢業的只有4成。為啥?因為太多人踩了這三個要命的坑:
1. 誤把"免聯考"當"免試入學",結果被中介騙走3萬定金
2. 沒問清上課方式,報了外省學校才發現每月要飛兩次
3. 以為非全學費便宜,結果清華深圳班兩年要18萬
報考條件其實比想象中簡單。只要你是本科畢業(有學位證)或專科畢業滿2年,從事通信相關工作的,像華為、中興這些大廠的工程師,三大運營商的運維人員,都能報。我強調一點:今年北郵新開了5G技術方向,對從事基站建設的同學特別友好。
學習安排要量力而行。給大家看個真實課表:
周一晚7-9點:線上直播《數字信號處理》
周六下午:校本部實驗課(可申請視頻補課)
每月對了一個周末:企業導師帶項目
這樣既不影響996工作制,又能保證實操能力。重點來了!一定要選有校企聯合培養基地的學校,像成電跟華為有聯合實驗室,畢業直接進人才池。
畢業難度要看學校層次。985院校確實要求高,要發1篇EI會議論文或2個專利,但普通一本院校只需完成企業實踐報告。有個取巧辦法:選研究方向時,最好跟自己工作內容掛鉤。比如做光纖布線的同學,可以研究"智慧城市光纜故障預警系統",既出成果又實用。
學費方面給大家個參考(2024最新):
雙非院校:3.8-5.2萬/全程
211院校:6-8萬(含企業實踐費)
985院校:9-15萬(清北復交另算)
注意!遇到要一次性繳清學費的趕緊跑,正規院校都是按學年收費。
對了推薦3個性價比高的院校:
1. 杭電(華為校招大戶,提供住宿)
2. 南郵(長三角認可度高,學費4.8萬)
3. 重郵(西南地區強勢,企業項目多)
想說的實在太多,要是您正在考慮非全電子通信考研,記住這三點:一看上課方式是否靈活,二查導師有沒有企業項目,三問往屆生就業情況。千萬別光看學校排名,適合的才是最好的。
非全日制電子通信研究生學費一覽表
一、學費到底怎么算?
非全電子通信研究生的學費主要分三塊:課程費、實驗材料費、論文指導費。大部分學校按學年收費,少數像華南理工這樣的一次性結清。普通一本院校年均1.2-1.8萬,985高校普遍在2.5萬往上。比如北京郵電兩年半總費用4.8萬,武漢理工三年下來差不多5萬。
二、地域差異很明顯
北上廣的學校收費普遍高一截。上海交大非全電子通信年均3萬起步,比同水平的成都電子科大貴出40%。廣東工業大這類省屬重點性價比不錯,兩年3.6萬還包實驗室耗材。中西部院校更實惠,像西安電子科大的校企聯合培養項目,企業補貼后個人年付不到1萬。
三、不同學校的特色收費
有些學校會搞點特色收費項目:
哈工大收"遠程實驗平臺使用費"每年800
南京郵電單列"5G專項實訓費"2000/學期
重慶郵電和企業合作的智能物聯網方向要多交3000認證費
建議報名前直接打電話問招生辦,把附加費用問清楚。去年有個朋友報某211,原本3萬的預算說一千,道一萬多掏了7000附加費。
四、省錢小竅門
1. 選有行業合作基地的院校,比如華中科大和華為聯培的項目,企業承擔30%學費
2. 爭取助研崗位,像電子科技大學每月發1500補貼
3. 留意地方政府補貼,深圳對本地企業員工讀非全有最高2萬元補助
4. 分段繳費比一次性付清更靈活,尤其適合資金周轉緊張的在職人員
五、熱門院校收費參考
(數據截止2023年秋季招生)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3.2萬/年
杭州電子科技大學:1.8萬/年
合肥工業大學:2.1萬/年(含實驗耗材)
桂林電子科大:1.5萬/年
山東大學:2.8萬/年(周末班加收2000交通補貼)
別忘了:9月份開始不少學校會調整收費標準,建議關注各校研究生院官網的公示欄。有些學校比如天津大學,對早鳥報名(提前3個月)的學員有5%學費減免。在職人員選學校時重點看課程時間安排,別光圖便宜選了個要頻繁請假的培養方案,反而耽誤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