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職讀護理碩士必看:非全備考“躲雷”訣竅與3條“上岸人”建議
收到很多護士小姐姐的私信:"工作三年想讀研,該怎么備考非全護理碩士?"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這個事。先說個大實話:現在全國有37所院校招收非全護理碩士,但每家要求都不一樣。比如武漢大學要求有3年臨床經驗,而天津醫科大學只要本科畢業就能報。
先說大家最關心的學費問題。普通院校一年大概1.5-2萬,像北京協和醫學院這種第一梯隊的要3萬起步。注意有個大坑:很多學校官網不會明說上課時間,建議直接打招生辦電話問清楚。去年就有同學報了廣州某高校,結果開學發現每月要脫產上課5天,對了不得不辭職。
備考建議說三點實在的:
1. 英語復習要抓重點,護理專業考研英語國家線常年在42分左右。把近5年真題里的醫學類閱讀理解做透,每天背30個高頻詞匯比盲目刷題管用
2. 專業課別傻乎乎啃書本,去目標院校打印店淘歷年真題。有個學姐告訴我,她發現某校連續3年考了糖尿病護理的并發癥處理
3. 時間管理試試"番茄工作法",上班族每天能擠出2小時高效學習就不錯了。重點說下同等學力申碩這條路:適合大專畢業滿5年的,但要注意有些醫院不認這個學歷晉升
推薦幾個性價比高的學校:
山東大學(周末集中授課)
鄭州大學(支持寒暑假班)
重慶醫科大學(提供考前輔導班)
親情提示:2024年新增的遠程授課試點院校要慎選,目前教育部還沒正式批準這類學歷認證。聽說有機構打著"全程網課拿雙證"的幌子招生,千萬別上當!
護理專業非全日制研究生報考常見問題匯總
很多護理同行都在問非全日制研究生的事兒,尤其是護理專業的報考細節。我整理了一波大家最關心的問題,用大白話給大家說清楚,看完這篇你心里就有數了!
1. 報考需要啥條件?
學歷要求:大部分學校要求本科畢業(有學位證最好),專科畢業滿2年也能報,不過部分名校會卡本科學歷
工作經驗:很多學校會要求有護士執業證+1年以上臨床經驗
年齡限制:一般不超40歲,但特別優秀的可以放寬
別忘了:不同學校要求可能有差異,記得提前看目標院校的招生簡章
2. 考試都考啥科目?
考試分初試和復試:
初試(全國統考):
政治(別慌,主要考時政+基礎理論)
英語一(難度在4-6級之間)
護理綜合(內外婦兒+基護,重點看報考學校給的參考書)
復試:
專業筆試(考案例分析居多)
實操考核(靜脈輸液、CPR這些基礎操作)
面試(可能會問工作經歷和職業規劃)
3. 上課時間咋安排?
常見三種模式:
周末班(周六日全天上課)
集中班(每月集中4-5天)
網絡+面授混合(平時看網課,寒暑假集中面授)
建議選當地有教學點的學校,不然來回跑太折騰。像某某醫科大學在十幾個省都設了教學點,這種就比較方便。
4. 讀下來要花多少錢?
學費分三檔:
普通院校:2-3萬/年(讀3年)
省級重點:3.5-5萬/年
985/211院校:6萬起步
加上教材費、住宿費(部分學校提供宿舍),整體預算要做好。經濟緊張的建議選非一線城市的院校,性價比更高。
5. 畢業證和全日制有啥區別?
畢業證會標注"非全日制"字樣,但三點要注意:
學位證和全日制完全一樣
考公考編、評職稱都認可
部分醫院晉升時,可能會參考學歷性質
建議提前了解本單位的具體政策,有些三甲醫院對非全和全日制是一視同仁的。
6. 備考有啥訣竅?
“上岸人”掏心窩子建議:
英語要早準備,每天堅持背30個考研詞匯
專業課重點看報考院校近3年真題(很多考點會重復)
政治考前3個月突擊,重點背肖四肖八
找同專業學長要復習筆記(很多學校題庫變化不大)
工作黨每天至少保證2小時有效學習時間
7. 選學校要注意啥?
重點看三個指標:
醫院認可度(本地醫院更認本地高校)
上課便利性(交通成本太高容易放棄)
導師方向(選和自己工作領域相關的導師)
比如在急診科工作的,可以選重癥護理方向的導師;在手術室的可以考慮圍手術期護理方向。
8. 工作太忙沒空學習咋辦?
分享幾個時間管理妙招:
利用碎片時間:早交班前背單詞,午休刷10道專業題
和同事調班:把夜班集中安排,騰出完整學習時間
用好移動資源:手機裝刷題APP,坐地鐵也能復習
找學習搭子:和同科室報考的同事互相監督
9. 讀非全真的有用嗎?
說大實話,要看你的需求:
升職稱:現在很多醫院主管護師晉升必須碩士學歷
轉管理崗:護士長崗位競聘時有學歷加分
跳槽籌碼:想去更好的醫院,碩士學歷是敲門磚
提升專業能力:系統學習能解決臨床中的疑難問題
但如果是單純想混文憑的,勸你三思——現在畢業越來越難,論文和答辯都是動真格的。
10. 常見坑點避雷秘訣
警惕"“抱過”"騙局:正規研究生都要參加統考
注意學校招生指標:有些專業看似招20人,其實給非全的就3-5個名額
提前確認授課地點:有的學校異地班開不成,對了得去校本部上課
查看導師名單:部分院校的非全導師和全日制是分開的
關于報名時間要我強調一點:每年10月正式報名,9月會有預報名。建議8月就開始準備報名材料,包括單位同意報考證明(需要蓋章)、學歷認證報告這些。遇到過不少人因為材料不全錯過報名,那就太虧了。
說一千,道一萬說個冷知識:現在越來越多的醫院和高校聯合培養,比如某某人民醫院和醫科大學合作開班,上課就在醫院會議室,這種模式特別適合臨床護士。感興趣的話可以多關注本地醫院的繼續教育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