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大非全研究生學費清單:在職考研這五類人最容易拿證(附2025年別上當門道)
收到很多私信咨詢浙大非全日制研究生報考,特別是工作黨最關心的三個問題:學費到底要多少?自己符不符合報名條件?現在準備還來不來得及?今天我就用大白話把這事說明白。
浙大非全項目分三大類:
1. 管理類:MBA學費28萬(全程)、EMBA 42萬、MEM 15萬、MPA 10.8萬
2. 經管類:MPAcc 18.8萬、MAud 15.8萬
3. 專碩類:法律碩士12萬、教育碩士8萬
特別注意這五類人最容易錄取:
① 體制內工作5年以上的(公務員、事業單位)
② 浙商體系企業中層管理者
③ 持有中級職稱的工程師
④ 銀行/證券行業從業者
⑤ 杭州本地龍頭企業員工
2025年報考要避三個坑:
1. 部分專業開始縮減名額(如MPAcc從120人減至80人)
2. 新增大數據技術必修課,計算機基礎薄弱的要早準備
3. 中外合作項目要認準"留服認證"標識(今年有2個項目暫停招生)
常見問題:
Q:考試是不是特別難?
A:管理類聯考國家線在170分左右,過線后復試淘汰率約30%,比全日制簡單
Q:證書含金量怎么樣?
A:畢業證和全日制一樣,學位證會注明"非全日制",但今年開始浙江省人才補貼已納入申領范圍
Q:上課時間怎么安排?
A:周五晚上+周六全天(部分專業每月集中4天授課)
我強調一點想報2025級的同學,現在就要準備推薦信了。浙大要求至少一封行業專家推薦信,國企員工可以找工會負責人,私企最好找市級行業協會成員。
浙大MEM非全項目報考條件及畢業難度實測
浙江大學工程管理碩士(MEM)非全日制項目,主要面向在職人群,尤其是工程技術領域或相關管理崗位的從業者。如果你在制造業、信息技術、建筑等行業有3年以上的工作經驗,想提升管理能力又不耽誤工作,這個項目就挺對路子。舉個例子,身邊一位做項目經理的朋友,去年剛考上,他說班里同學基本都是技術轉管理,或者想往高層發展的中層骨干。
二、報考需要滿足哪些硬杠杠?
1. 學歷門檻:必須本科畢業,專業不限。專科生需要畢業滿5年且有突出業績,但實際錄取中本科占絕大多數。
2. 工作經驗:官方要求本科畢業3年(截至入學當年9月),實際錄取平均工作年限在5年左右。去年錄取名單顯示,85%的考生年齡在28-35歲之間。
3. 考試要求:參加全國管理類聯考,包括英語二(100分)和管綜(數學+邏輯+寫作,200分)。浙大近三年分數線穩定在175-185分區間,單科線一般要求英語不低于50,管綜不低于100。
別忘了:浙大MEM對提前面試重視度逐年提高。去年有考生筆試剛過線,但提前面試拿到優秀,最終低分逆襲。建議工作經歷很多的考生,一定把握住6-9月的提面機會。
三、上課到底有多折騰?
非全項目采用周末授課,每月兩個周末(周六日全天),寒暑假照常放假。主校區在紫金港,但部分課程會安排在之江實驗室等地。家住杭州的學員比較方便,省外學員需要做好通勤規劃。有個嘉興的學員分享,他每周五下班后趕高鐵,周日晚上再返回,堅持了兩年半。
課程設置上,核心課包括運籌學、工程經濟學、項目管理實務等,選修課有智能制造、大數據應用等方向。教授講課風格偏實戰,經常帶企業真實案例進課堂。小組作業是常態,經常需要下班后線上開會討論。
四、畢業到底難不難?
從實際數據看,浙大MEM的畢業率保持在90%以上,但過程絕不輕松。三大關卡要注意:
課程考核:每門課平均2-3次隨堂測試,期末閉卷考試居多。有個別掛科率高的課程,比如《系統工程》,去年掛科率約15%,補考通過率接近100%。
中期考核:完成24學分后需要答辯開題,重點看論文選題的可行性。有學員因選題太寬泛被要求修改3次。
論文答辯:雙盲評審+現場答辯。近年嚴查論文質量,有位學員的論文因案例分析深度不夠,被要求補充調研數據,延期半年畢業。
五、掏錢之前要想清楚的事
學費方面,2024級漲到18萬(全程),分兩年繳清。對比上海交大MEM的23.8萬,屬于江浙滬地區中等價位。值得關注的是,浙大與新加坡、德國等高校有雙學位項目,額外費用約5-8萬。
建議有意向的考生,先評估時間精力:除了周末上課,平時至少要留出10小時/周做作業、準備考試。如果當下工作強度太大,或者家里孩子年幼,可能需要慎重考慮。可以先去聽他們的公開課,關注"浙大MEM教育中心"公眾號,每年3月和9月都有招生開放日。
想了解更具體的備考技巧,比如怎么平衡工作和復習、歷年真題怎么獲取,可以直接打招生辦電話0571-87951522咨詢,老師回復挺及時。也可以找在讀學長學姐取經,他們通常樂意分享真實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