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職藝術碩士報考訣竅:這四類人最適合讀非全,附學費清單
收到很多藝術從業者的咨詢:"工作五年了想提升學歷,非全日制藝術碩士值得讀嗎?"作為“懂行的人”,我整理了最新報考信息,說點大實話。
先看適合人群:
1. 中小學美術老師:評職稱加薪剛需,寒暑假上課不耽誤工作
2. 美術館/畫廊從業者:業內公認央美、國美等院校的MFA證書含金量高
3. 設計公司主創:很多甲方單位要求項目負責人有碩士學歷
4. 自由藝術家:需要院校資源擴大朋友圈子,部分院校接受作品集代替論文
報考要注意三個關鍵點:
學費跨度大:普通院校3-5萬/年,985院校普遍8-12萬/年(比如清華美院12.8萬全程)
上課方式靈活:多數采用"周末班+寒暑假集中授課",外地生可選網絡直播課
畢業難度:核心期刊發表不是硬指標,但需完成畢業創作+3萬字理論闡述
別忘了2024年考生:
1. 新增5所院校接受同等學力申碩(包括四川美術學院)
2. 非全與全日制采用統一考試,但分數線低15-20分
3. 部分院校實行"預報名審核制",需提前6個月提交作品集
建議備考策略:
三月前確定3所目標院校(分沖刺、穩妥、保底三個層級)
五月前準備好作品集(包含3-5個系列作品)
九月關注研招網報名,記得勾選"非全日制"選項
藝術學非全日制研究生招生簡章最新盤懂
不少朋友在問藝術學非全日制研究生的事兒,特別是今年招生政策有沒有新變化。我特意翻了各大院校的最新簡章,給大家拎出些重點,咱用大白話聊聊怎么報、怎么考、值不值。
一、報名門檻有講究
今年大部分學校要求本科畢業滿2年,專科畢業得滿5年。注意!部分院校新增了“相關領域工作證明”這條,比如從事過美術教育、設計行業的人優先。有些朋友問“自考本科能報嗎?”答案是肯定的,只要學信網可查,一樣有資格。
二、考試內容更重實操
筆試還是政治、英語加專業課老三樣,但面試變化挺大。某美院的考題里出現了“現場創作構思闡述”,要求考生對著評委邊畫草圖邊講解。建議平時多練即興表達,別光悶頭搞創作。
三、上課時間靈活了
周末班還是主流,但新增了“學期集中授課”模式。比如中國傳媒大學推出暑假連上兩周、寒假連上十天的安排,外地學員住校學習,適合經常出差的朋友。不過要提前和單位協調好時間。
四、學費別光看數字
藝術類普遍每年2萬到5萬不等,注意三個隱藏成本:1.材料費(雕塑、油畫專業自己得買耗材)2.考察寫生交通費 3.畢業作品展裝裱費。有的學校提供工作室補貼,報名前要打聽清楚。
五、哪些人適合讀
1.中小學美術老師評職稱
2.文化館、美術館在職人員
3.想轉行做策展或藝術管理的跨界人士
4.家族藝術機構接班人系統補理論
有個案例挺典型:做平面設計的小王,工作五年后讀了非全,畢業論文直接用了公司的品牌升級項目,答辯時帶著甲方老板一起去,后來還促成了長期合作。
六、備考小竅門
1.關注目標院校教授的最新論文,面試很可能問到
2.準備作品集別求多,5-8個成系列的作品比堆砌幾十張強
3.英語復習抓高頻詞匯,藝術類常考文藝復興、現代主義相關術語
4.提前聯系導師不是必須,但可以看看他們指導的往屆畢設方向
親情提示大家,各校具體細則差異挺大。比如中央美院要求交3分鐘創作過程視頻,清華美院新增了藝術史限時答題環節。一定要把三年的招生簡章對比著看,別光盯著今年的新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