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等學力申碩畢業能干啥?課程與教學論專業真實就業數據曝光,這5個崗位最吃香
收到很多在職老師的私信:"讀課程與教學論同等學力申碩,畢業后到底能不能找到好工作?"作為帶過3屆在職研究生的輔導員,今天我就掰開了揉碎了給大家講明白。
先看組硬核數據:2023年教育系統專項招聘中,持有碩士學位的應聘者錄用率比本科高出47%。特別是北上廣深的中小學,骨干教師崗基本都要求碩士起步。我帶的往屆學員里,有個在縣城教了8年書的張老師,去年拿到學位后直接跳槽到杭州某重點初中,工資從4500漲到11000,還分了教師公寓。
課程與教學論畢業生主要流向這5類崗位:
1. 重點中小學學科帶頭人(年薪12-18萬)
2. 教育局教研員(帶編崗位,月薪8千起)
3. 教培機構課程研發(如新東方、學而思,年薪15萬+)
4. 民辦學校教務管理(副校長儲備崗,月薪1.5萬左右)
5. 在線教育產品經理(頭部公司開價20-30萬)
這里要敲黑板:很多單位對在職碩士有特殊照顧。像深圳南山區的教師招聘,專門給在職讀研的老師留了"綠色通道",筆試加分5-10分。去年我們有個學員就是靠這個加分逆襲上岸的。
備考建議方面,給大家三個實在話:
①選導師要看研究方向,最好選有中小學教研經歷的
②畢業論文選題要接地氣,比如"雙減政策下的作業設計"
③平時多參加教學比賽,獲獎證書在評職稱時能頂半年工齡
親情提示下正在觀望的老師:現在很多學校的課程與教學論專業都在縮招,像北師大去年就砍掉了30%的非全名額。想報名的抓緊準備材料,特別是要提前聯系導師,有的教授帶2個學生就滿員了。
課程與教學論同等學力申碩報考條件詳解
第一關:學歷門檻要看清
首先得有個本科學歷證,甭管是全日制還是自考、成考,只要是學信網能查到的正規學歷都行。這里有個關鍵點:必須拿到學士學位滿三年。舉個例,假設你2024年想報名,那最晚得在2021年7月前拿到學位證。沒學位證只有畢業證的朋友,這條路暫時走不通。
第二關:工作經驗有講究
不少院校會要求相關領域的工作經歷。比如在中小學校、教育培訓機構從事教學或管理工作滿2年。這里提醒研友們兒:私立學校的任教經歷也算數,別覺得只有公立學校才算工作經驗。
第三關:推薦信別馬虎
需要準備兩封專家推薦信。找誰寫?兩種人最合適:一是你本科階段的專業課老師,二是工作單位里具有副高以上職稱的領導。重點提醒:推薦信要蓋單位紅章,手寫簽名不能少,千萬別隨便打印個電子簽名糊弄。
報名材料清單:
1. 身份證正反面掃描件
2. 本科畢業證+學位證原件照片
3. 學歷認證報告(學信網下載)
4. 兩寸藍底證件照電子版
5. 工作證明(蓋單位公章)
6. 研究方向意向表(部分院校要求)
特別注意的坑:
黨校學歷要分情況:中央黨校和14所省級黨校的畢業證可以報,其他黨校學歷多數不認
國外學歷要先做認證,留服中心的認證書比畢業證還重要
專升本的朋友要注意:??飘厴I時間不算,得從本科拿證時間開始計算年限
考試要求提前知
雖然同等學力申碩免試入學,但想拿碩士學位必須通過兩門統考:外語(英日俄選一)和學科綜合。外語考試難度大概在四級到六級之間,學科綜合主要考教育學原理、課程設計等基礎內容。有個好消息:多數院校給5次考試機會,單科成績還能保留。
學費別被忽悠
課程與教學論專業整體費用在2.8萬-4.5萬之間,分兩次繳納:入學時交課程費,申碩階段交論文指導費。警惕那些要求一次性付全款的機構,正規院校都是分段收費的。
對了說個很多人不知道的細節:部分院校允許跨專業報考,但需要補修2-4門本科核心課程。比如本科讀漢語言文學的,想申課程與教學論碩士,可能要補修教育學基礎這門課。具體情況建議直接咨詢目標院校的繼續教育學院,他們的答復最權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