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1非全研究生“躲坑”攻略:在職讀研認準這8個黃金專業(yè)(附MBA/MPA報考建議)
在后臺收到很多在職朋友的私信:"想考211的非全日制研究生,但聽說有的專業(yè)就業(yè)不行?""MBA和MPA到底哪個適合我?"。今天咱們就嘮點實在的,手把手教你在職選專業(yè)不踩坑。
先給童鞋們兒潑盆冷水——現在211非全確實香,但選錯專業(yè)真能坑哭你。我表弟去年報了某校的MTA(旅游管理),結果發(fā)現課程全是景區(qū)規(guī)劃,跟他做的酒店運營根本不搭邊。所以記住這3個避坑原則:
1. 看課程別只看名字:比如MEM(工程管理)在清華偏智能制造,在同濟卻側重土木工程
2. 問清授課方式:像北師大的MPA周末班要簽到,中國農大的網課能看回放
3. 查就業(yè)去向:央財的MPAcc畢業(yè)生70%進銀行,對外經貿的進外企多
重點推薦8個性價比爆表的專業(yè):
想升管理崗:清華MEM(月均薪資2.8w)
體制內晉升:人大MPA(80%學員是公務員)
財務工作者:廈大MPAcc(免考ACCA 9門)
工程領域:天大項目管理(與中建中鐵有定向班)
教育行業(yè):華東師大教育管理(評職稱加分的硬通貨)
醫(yī)療系統(tǒng):武大公共衛(wèi)生(衛(wèi)健委承認繼續(xù)教育學時)
金融從業(yè):西財金融碩士(畢業(yè)論文可替代行業(yè)報告)
中小企業(yè)主:中歐國際工商學院EMBA(校友資源直接對接投融資)
我強調一點2024年新政策:非全碩士現在也能申請人才公寓了!像杭州給非全研究生每月800住房補貼,青島直接給落戶加10分。但注意這5類人慎報:
1. 經常出差的(考勤不夠影響答辯)
2. 單位不簽定向協(xié)議的(畢業(yè)拿不到證書)
3. 英語四級沒過的(考研英語二比六級難)
4. 近三年想生娃的(中期考核和論文期正好沖突)
5. 純粹為考公的(部分省份仍要求全日制)
說一千,道一萬說個真實案例:我同事老王,專科畢業(yè)12年,去年用同等學力申碩上了中國政法大學的法學非全。現在不僅升了法務主管,還靠這個學歷通過了司法考試資格審查。所以學歷這東西,真的是旱的旱死,澇的澇死。
非全日制研究生學費一覽表:最新收費標準
一、學費到底看啥?這3點最關鍵
1. 學校牌子越響,學費越貴
985、211高校的非全學費普遍偏高。比如北大光華管理學院的MBA,2024年學費直接漲到39.8萬,普通高校同專業(yè)可能只要10萬上下。
2. 專業(yè)熱度直接影響價格
MBA、金融、法律這類熱門專業(yè),學費年年漲。拿教育學舉例,985院校的非全碩士普遍在6-8萬,而普通高校可能3萬就能拿下。
3. 地區(qū)消費水平有差異
一線城市學校的收費普遍比二三線高20%-30%。比如上海某高校的計算機非全碩士學費8萬,同專業(yè)在武漢可能只要5.5萬。
二、2024年各校學費最新對比表
這里整理了幾類典型學校和專業(yè)的費用(以2-3年學制為例),數據來自各校官網公示:
學校類型 | 熱門專業(yè) | 學費范圍(萬元) |
---|
舉個實在例子:
中國人民大學公共管理非全碩士:9.8萬/2年
浙江工業(yè)大學機械工程非全碩士:3萬/3年
西南財經大學金融專碩:8.6萬/2年
三、這些錢花得值嗎?看準3條門道
1. 別光看學費,隱藏成本也得算
教材費、答辯費、去學校的路費住宿費……七七八八加起來,一年至少多出5000-1萬。比如異地讀書的同學,每個月往返交通就得計劃進去。
2. 獎學金政策偷偷省一筆
不少學校對非全學生開放獎學金,尤其是理工科專業(yè)。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就給部分工程碩士提供30%學費減免,符合條件的能省下小幾萬。
3. 選對繳費方式能緩壓
現在很多學校支持分學年繳費,比如第一年交60%,剩下的分攤到后兩年。手頭緊的話,提前和學校財務處溝通分期方案。
四、普通人怎么選性價比高的?
1. 冷門專業(yè)撿漏法
農業(yè)類、材料工程等相對冷門的非全專業(yè),學費比熱門專業(yè)低40%左右。比如某211高校的農業(yè)推廣碩士,3年學費才2.4萬。
2. 異地班更劃算
部分高校在外地設教學點,學費比本部便宜。華中科技大學深圳研究院的MBA項目,比武漢本部學費低3萬元。
3. 盯緊政策補貼
某些地區(qū)對在職讀研有人才補貼,比如蘇州工業(yè)園區(qū)規(guī)定,拿到學位后憑發(fā)票可報銷30%學費,最高補3萬。
親情提示一句,選學校時一定要上官網查最新招生簡章,有些機構打著“內部渠道”的幌子多收費。繳費時直接走學校對公賬戶,別圖省事轉給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