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職讀研新政策:非全/EMBA/MBA真不用到校上課?
很多上班族都在問:"現在讀非全日制研究生真的不用去學校上課了?"作為從業6年的在職教育規劃師,我直接告訴大家實情:部分院校和專業確實推出了更靈活的學習方式,但絕不是完全不用學習!
先劃重點:2024年最新政策中,全國有38所雙一流高校針對管理類專業碩士(包括MBA/EMBA/MEM/MPA等)推出"彈性學分制"。像北大的光華管理學院、人大的商學院,都允許學生通過"線上直播+周末集中授課+企業實踐"三種方式修學分。我去年帶的學員小王就在騰訊會議完成了60%的課程,他報考的華中科技大學EMBA項目,每月只用去武漢校區集中面授2天。
這里要特別注意三種特殊情況:
1. 臨床醫學、法律(非法學)等專業必須保證50%面授時長
2. 同等學力申碩的公共課可線上完成,但論文答辯必須到校
3. 部分院校的"免聯考"國際碩士項目(如法國ISTEC的MBA)全程線上授課
給大家整理了幾個熱門專業的考勤要求(2024版):
985院校MBA:平均每月1-2次線下課
MEM工程管理碩士:實踐課占40%
MPAcc會計專碩:前4學期線上,說一千,道一萬1學期實習
中外合辦EMBA:寒暑假集中授課
我強調一點想報名的同學:現在很多機構打著"全程不用上課"的旗號招生,這絕對違規!教育部明確規定,非全研究生必須完成規定的教學環節。去年某211院校就清退了12名長期缺勤的學生,這些同學不僅學費白交,學信網信息也會被注銷。
建議在職考生做好三點準備:
1. 提前和單位協商調休時間(很多單位支持學歷提升)
2. 選擇有錄播回放功能的院校(如中國政法大學)
3. 重點關注交通便利的校區(比如報考北京院校就選深圳教學點)
學費方面要特別注意:越是靈活的授課方式,培養成本越高。比如清華MEM的彈性班比普通班貴3萬,但可以節省5次往返北京的差旅費。建議大家把交通食宿成本計入總預算,很多院校的異地班其實性價比更高。
非全日制研究生報考條件及學費一覽表
很多上班族都在打聽非全日制研究生的事兒,但網上信息太零碎。今天直接上干貨,把報考要求、學費明細掰開了揉碎了講清楚,看完你就知道該怎么準備了。
一、報考條件看這3點就夠
1. 學歷要求:大專畢業滿2年,本科應屆就能報(部分專業例外)。比如你是2022年畢業的大專生,今年9月就能報名。但醫學、法律這些特殊專業,必須本科有學位證才能考。
2. 工作經驗:管理類專業(比如MBA)卡得嚴。大專要5年工作經驗,本科3年,碩士2年。普通專業像教育學、工程碩士,沒工作經驗也能報。
3. 專業限制:跨考要注意!教育碩士要求本科是相關專業,計算機碩士接受跨考但復試要加試。去年有個朋友專科讀的旅游管理,成功跨考上了某211的軟件工程,關鍵看學校具體要求。
二、學費差異大,這樣選不吃虧
全國學費分三檔:
普通院校:全程2-8萬(教育學普遍4萬左右)
211高校:5-15萬(北師大學前教育8.8萬)
985名校:8-30萬(清華MEM 16.8萬,北大MBA 39.8萬)
重點提醒:
① 理工科比文科貴1.5倍左右
② 異地班可能比本部便宜(比如某985在蘇州校區學費便宜2萬)
③ 住宿費另算,多數學校不提供宿舍
三、“老江湖”的真心建議
1. 先查學校招生簡章:別輕信中介,直接搜"XX大學2024非全招生目錄"
2. 準備好材料清單:
身份證+學歷證原件
工作證明(模板找學校官網下載)
社保證明(部分學校要求6個月記錄)
3. 費用繳納技巧:學費可以分學年交,記得開發票抵個稅。某學員去年用學費抵扣省了2400元個稅
各地熱門院校參考:
北京:中國政法大學法律碩士(12萬/3年)
上海:華東師范應用心理(19.8萬/3年)
廣東:華南理工工程管理(12萬/3年)
成都:西南財經金融專碩(8.6萬/2年)
特別說明:以上費用含教材費但不含論文指導費,部分院校要求一次性付清學費。報考前一定要打學院招生辦電話確認最新政策(電話號碼在學校官網研究生院頁面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