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全農業碩士真實體驗:邊種地邊讀研是種什么感受?
"白天在地頭測土壤濕度,晚上蹲田埂上開組會",這是我讀非全農業碩士的第二年。跟你們說個大實話,讀這個專業根本不用辭職脫產,我們班32個人里有26個都是農業局技術員、農資公司業務骨干,連班長都是帶著自家承包的200畝果園來讀書的。
去年三伏天最熱那會兒,我們教授直接把課堂搬到玉米地。上午講完作物栽培學原理,下午每人分塊實驗田實操測產,手機支架一架,直播連線外地同學同步操作。這種"理論+實操+現場互動"的模式,比傳統研究生對著PPT講課實在多了。特別要說的是非全的課程安排,春秋兩季避開農忙,主要安排在1月和7月集中授課,平時就用釘釘群交作業——上周我才在給葡萄套袋的間隙,用手機傳了份病蟲害防治的案例分析。
很多人關心的費用問題,我們學校學費比MBA便宜一半還多,三年總共4.8萬,政府還給涉農專業補貼30%。更實在的是,同學之間資源共享特別到位。上個月隔壁縣同學家的蔬菜大棚遭了霜凍,班級群里當天就湊出三套補救方案,農科院畢業的師兄直接開車送去了新型保溫膜。
要說最意外的收獲,是發現農業非全研究生能享受和全日制同等的科研資源。我們實驗室的便攜式土壤檢測儀隨便借,導師還鼓勵我們把工作中的實際問題轉化成論文選題。去年有個同學把自家合作社的秸稈處理難題做成了課題,不僅發了核心期刊,還申請到省級環保項目補貼。
當然這個學也不是白上的,田間實驗數據必須精確到小數點后兩位,農忙時經常要凌晨四點爬起來錄數據。但看著自己參與的品種改良方案在周邊鄉鎮推廣開,那種成就感比多發兩萬塊錢獎金來得實在。班上好幾個同學都考到了高級農藝師資格證,有個在農技站工作的師姐直接評上了副高職稱。
要是你也想報考非全農業碩士,重點看這三點:①選有省級重點實驗室的院校 ②找能對接實際生產項目的導師 ③優先選擇離家車程2小時內的學校。記住別光看985名頭,有些農林類專門院校的實踐資源反而更扎實。
農業非全日制研究生報考條件及院校推薦
一、農業非全日制研究生報考條件
1. 學歷要求
農業非全的門檻不算太高,主要分兩種情況:
本科畢業:有國家承認的本科畢業證就行,不限制畢業年限。
專科畢業:需要畢業滿2年,部分院校可能要求有相關工作經驗或發表過論文。
小提示:個別985/211院校會優先錄取本科畢業生,專科同學報名前最好打電話問清楚。
2. 專業背景
大部分學校不限制本科專業,農學、生物、環境等專業更有優勢。但像中國農業大學這類頂尖院校,可能要求本科階段學過基礎農學課程。
3. 工作單位證明
非全研究生一般要求定向就業,報名時需要提供工作單位的同意書。沒工作的同學可以找朋友公司幫忙蓋章,但部分院校會抽查社保記錄,得提前準備。
4. 考試內容
和全日制一樣,得先通過全國統考(初試)和學校復試:
初試考政治、英語二、農業知識綜合(專業課)、業務課二(學校自命題)。
復試主要考專業問答,部分學校會加試實驗操作。
二、哪些學校值得選?
選學校得看三點:專業實力強、上課方式靈活、學費別太貴。推薦5個性價比高的院校:
1. 中國農業大學(北京)
王牌專業:作物栽培、農業資源利用
優勢:導師多是行業大牛,實驗設備全國頂尖,周末線下授課。
注意點:學費偏高(全程約6萬),適合預算充足的在京上班族。
2. 南京農業大學
特色方向:農業信息化、農村發展
優勢:長三角地區認可度高,支持“集中授課”(每學期集中2周上課)。
適合人群:江浙滬周邊省份的基層公務員或農企員工。
3. 華南農業大學(廣州)
強勢領域:熱帶農業、畜牧獸醫
亮點:和東南亞國家合作多,適合想搞進出口貿易的同學。
上課方式:周末班+部分網課,外地生可協調。
4.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陜西楊凌)
主打方向:旱區農業、水土保持
優勢:國家專項扶持多,學費便宜(全程3萬左右)。
適合人群:西北地區基層農技人員,學校還包推薦就業。
5. 四川農業大學(成都雅安校區)
特色專業:中藥材種植、鄉村旅游規劃
優勢:分數線低(過國家線就能進復試),每月集中授課4天。
適合人群:川渝地區的在職人員,尤其推薦鄉鎮干部報考。
三、報名“躲坑”門道
1. 別光看學校排名:像湖南農業大學、山東農業大學的非全項目,在本省就業反而比外省985更吃香。
2. 問清楚畢業要求:有些學校要求非全學生必須發核心期刊論文,工作黨可能忙不過來。
3. 提前聯系導師:農學類專業實操性強,最好選有項目資源的導師,方便以后搞課題。
親情提示一句:農業非全的研究方向偏應用,比如品種改良、農機技術這些,論文題目盡量選能和本職工作結合的,畢業和升職兩不耽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