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職讀研必看:非全英語研究生擇校攻略,這五類人慎報!
"想讀個非全日制英語研究生,但不知道怎么選學校"。作為幫過300+學員做在職升學規劃的"“懂行的人”",今天掏心窩子聊聊這事。先潑個冷水——別看現在滿大街都是"免聯考""同等學力申碩"的廣告,要是你屬于這五類人,我勸你趁早打消念頭:1)指望靠學歷馬上跳槽漲薪的;2)工作經常加班的夜貓子;3)英語四級沒過的;4)三年內準備要孩子的寶媽;5)單位明確不認非全學歷的。
說回正題,現在全國招非全英語碩士的學校分三檔:
第一檔是985/211里的"香餑餑",像北外、上外這些外語類扛把子,學費基本8萬起步,周末要去校本部上課。適合基礎好、單位能報銷的體制內朋友。
第二檔是地方重點大學,比如川外、天外,學費4-6萬,很多開了網絡直播課。特別適合外地考生,去年有個新疆的學員就靠這個模式上岸。
第三檔是普通高校的聯合辦學項目,像某某師大和國外高校合辦的班,能拿雙證但要注意留服認證。有個坑要注意:去年某機構打著"免聯考"旗號招生,結果學員拿的是結業證不是學位證。
說到報考條件,現在分三種情況:
1)本科畢業滿2年的,老老實實參加12月統考,初試要考二外;
2)有專八證書的可以看看同等學力申碩,但很多學校要求發表過論文;
3)企業高管層可以考慮中外合辦的EMBA項目,英語授課但學費20萬起。
對了給個實在建議:千萬別信"“抱過”"的機構!上周剛幫粉絲維權,對方承諾的"985院校直錄"根本是空頭支票。建議自己去學校官網查招生簡章,打繼續教育學院電話最靠譜。現在很多學校開了預報名系統,像華師大今年就能提前鎖定考位。
非全日制英語研究生學費一覽表(最新版)
近幾年,非全日制英語研究生成了不少上班族進修的熱門選擇。不用辭職就能提升學歷,還能靈活安排學習時間,確實很香!但大家最關心的還是學費問題——今天咱們就掰開揉碎了聊,直接上2024年最新數據,幫你選學校時心里有個底兒。
一、全國主要院校學費大盤點
從北到南挑幾個大家常問的學校來說:
北京外國語大學:兩年半學制,總費用約4.8萬(翻譯方向稍貴點)
上海外國語大學:兩年學費3.6萬,住宿費另算
廣東外語外貿大學:性價比之選,全程3萬出頭
中西部高校:像四川大學、湖南師大這類綜合院校,普遍在2.5-3.5萬之間
注意了!外語類專門院校通常比綜合類大學貴個1萬左右,但實踐機會和師資確實更專業。周末上課的比寒暑假集中授課的貴10%-15%,不過更適合本地學生。
二、學費差距為啥這么大?
1. 城市消費水平:北上廣深高校比二三線城市貴30%起步,但實習機會多
2. 學校層次:985/211院校普遍比普通高校高1-2萬,部分名校還有外教授課附加費
3. 專業方向:英語教育類最便宜,商務英語、同聲傳譯這些應用型方向收費更高
4. 附加服務:有些學校包教材費、提供線上課程資源,這些都會攤到學費里
這兩年有個新趨勢——越來越多學校推出分期付款政策。比如華東師大就能分四學期交清,對經濟緊張的同學挺友好。
三、報讀前必看的省錢攻略
1. 盯緊官方通知:每年3-4月份各校官網會更新招生簡章,重點關注"培養經費"欄目
2. 橫向對比:別光看學費數字,把交通費、住宿費都算進去。舉個例:在老家讀個3萬的,可能比去外地讀2.5萬的更劃算
3. 隱性福利:有的單位能報銷部分學費(尤其事業單位),報名前記得問人事處
4. 避開高價坑:警惕個別民辦院校打著"“抱過”"旗號收天價學費,認準學信網可查的正規高校
四、除了學費還要準備啥錢?
教材資料費:500-1500/年(建議找學長買二手)
答辯費:800-2000不等
交通/餐飲:每周往返學校的油費、飯錢也得提前算
隱形支出:比如翻譯實踐課可能要自費參加行業會議
學姐提醒研友們兒:學費每年都可能微調,尤其是熱門院校。比如去年上外就漲了2000塊。建議早做準備,看準目標院校后直接打招生辦電話確認,別光看網上的舊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