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職讀研選非全還是國外碩士?免聯考MBA/EMBA/MEM一文講透
很多同學問我:"老王哈,我現在事業單位上班,想提升學歷又不想辭職,非全碩士和國外免聯考碩士到底選哪個好?"今天我就把這兩條路的門道掰開了揉碎了講清楚,保證你聽完就能做決定!
先說說國內非全碩士,這個可是咱們體制內老鐵的最愛。像MBA、EMBA、MEM這些專業,每年12月都要參加全國統考,分數線雖然比全日制低,但英語數學這些基礎科目可逃不掉。不過勝在學費實在,本地985院校的MPA一般5-8萬就能拿下,周末上課還能兼顧工作。最關鍵是畢業拿雙證,學信網可查,考公評職稱都好使。
再來看國外碩士項目,這個特別適合著急拿證的朋友。不用參加聯考,提交材料就能申請,像西班牙、馬來西亞的院校,1年就能畢業。但要注意!一定要選能做留服認證的項目,就有學員圖便宜報了菲律賓某校,結果發現認證要補材料急得跳腳。費用方面差別大,便宜的東南亞項目8-10萬,歐美名校的EMBA可能要30萬起步。
重點來了!這兩者最核心的區別就三點:第一入學方式,非全必須過國家線,國外碩士看院校要求;第二學習成本,國內要熬2-3年,國外最快9個月;第三證書用途,非全雙證等同全日制,國外單證但可認證。建議事業單位朋友優先選非全,私企高管考慮國外快速拿證。
親情提示下,現在有些機構把同等學力申碩包裝成免聯考碩士,這種結業證可不是學位證!還有那些說全程不出國就能認證的項目,今年留服中心已經嚴查了。選項目前務必上涉外監管網查院校資質,別光聽顧問忽悠。
同等學力申碩和國外單證碩士哪個更劃算?
“在職提升學歷,選國內還是國外?” 這是很多工作黨糾結的問題。尤其是同等學力申碩和國外單證碩士這兩種“拿證快”的途徑,到底哪種更適合普通人?今天咱們就掰開揉碎了聊一聊,從費用、時間、認可度到隱藏的坑,全給你說明白。
一、先搞懂什么是“單證”
無論是同等學力申碩還是國外單證碩士,最終拿到的都是碩士學位證,沒有研究生學歷證(也就是常說的“雙證”)。
同等學力申碩:國內高校開設,先上課后考試,通過5月統考和論文答辯后拿證。
國外單證碩士:國外高校通過線上或短期線下授課,完成學分后直接頒發學位,無留學服務中心認證(即不能留服認證)。
劃重點:如果是為了考公務員、進國企或事業單位,這兩種都不符合“雙證”要求;但私企、外企或評職稱時,單證碩士可能有幫助。
二、費用對比:差的不只是錢
1. 同等學力申碩
學費:1萬~4萬(分專業和學校,文科便宜,醫學類貴)。
附加費用:統考報名費、論文答辯費,總成本一般不超過5萬。
優勢:支持分期付款,部分單位可報銷學費。
2. 國外單證碩士
學費:5萬~15萬(歐美學校貴,東南亞便宜)。
附加費用:翻譯認證費、課程材料費,甚至有些機構會收““抱過”費”。
風險提示:小心“野雞大學”!有些項目名字高大上,實際學校排名還不如國內二本。
舉個例子:某東南亞大學碩士全程線上授課,學費8萬,但回國后企業不認;而某985高校的同等學力企業管理碩士,學費3萬,本地企業反而更熟悉。
三、時間和精力成本
同等學力申碩:
上課1~2年(周末或網課)+ 統考復習 + 論文半年,全程約2~3年。
難點:5月統考通過率約60%,英語和專業課需認真備考。
國外單證碩士:
學制1~1.5年,純網課或短期出境,最快1年拿證。
隱藏問題:部分課程全英文授課,作業多,實際投入時間未必少。
適合人群:
想系統學習知識,不急著拿證的選同等學力;
急需碩士學歷鍍金,且不需要考編的選國外單證。
四、社會認可度:別被廣告忽悠了
國企/考編:兩者都算“單證”,過不了學歷審核;
私企/外企:國外碩士可能“聽起來更洋氣”,但HR會查學校QS排名;
人脈資源:同等學力同學多是本地職場人,國外碩士同學分散難聯系。
真實案例:朋友小王花12萬讀了某法國商學院單證碩士,回國應聘時HR反問:“這學校在法國排第幾?”而同事一姐妹3萬讀的某211同等學力,反而因為校友資源拿到了合作機會。
五、怎么選?看這3個問題
1. “能不能堅持學習?”
同等學力要參加統考,適合有時間備考的人;國外碩士看似輕松,但畢業壓力也不小。
2. “單位是否認可?”
提前問清楚人事部,有些單位內部晉升承認單證碩士。
3. “預算多少?”
如果預算低于5萬,同等學力更穩妥;預算高且想快速拿證,國外碩士可考慮。
六、說點大實話
同等學力申碩的最大挑戰是統考,尤其是英語科目。但優點是學校靠譜、費用低,適合踏踏實實學東西的人。
國外單證碩士風險高,學校質量參差不齊。如果選這條路,一定要查清學校是否備案、課程是否正規,別光聽中介吹噓。
親情提示:凡是承諾“不用考試”““抱過””的,99%是坑!